258小说网

3. 百斛明珠

夜,小翁帐。

萧菱生的毡帐内堆满了珍珠,映着烛光璨然生辉。

珠拉喜道:“足足有一百斛呢,说是陛下着意让障鹰使去寻的!”

她可记得清清楚楚,娘子和陛下在应州重逢时,绶带上缝有珍珠。

萧菱生苦笑着摇摇头,百斛珍珠,这仇估计结大了。原来那日女真酋长为的是这件事。

契丹人好鹰隼,障鹰使是特意设给东北的女真部族的,职责便是为契丹供奉海东青。海东青捕天鹅,天鹅吞蚌,蚌内含珠,一百斛珍珠,天知道女真人是怎么完成这一指派的。

哦,对了,为避讳该称呼女直了。

想到自己才打算去信先生,问询重提海运之事,以求加强对辽东的掌控,萧菱生真是好气又好笑。

“收下去吧。”萧菱生摆摆手。

采衣为菱生梳头:“很快就要到上京了,娘子紧不紧张?”

此次回上京可是为了举办纳后仪的。据说是太后和陛下的意思,先行纳后仪,十一月送葬先帝,帝后偕行,好教先帝安心。

采蓝也来凑趣:“奴婢听说,陛下喜好儒经,端方温润,娘子觉得呢?”

菱生回忆起自己蓦然回首撞入的那一双眼:“那分明是草原上纵马控弦、最无拘无羁的儿郎。”

“无拘无束么?那以后娘子就是陛下的牵绊。”采蓝笑着说。

“错了,娘子恐怕要和陛下比一比谁的骑射更佳。”没准儿还是她们娘子赢呢,采衣想,可从没听人说过陛下善骑射呢。

菱生嘴角微微扬起:“我不会成为他的牵绊。”

她要成为他的耳,他的手,他的心。

夜深人定,萧菱生毫无睡意,闭上双眼,仿佛又看到了南京的街道、失控的马蹄和啜泣的少女。

就在她离开南京之前,曾有一年轻学子在茶楼拦住她。

学子身姿如竹猗猗,字字清润。

“南京上下人人称颂娘子敢鞭权贵的义举,今日得见娘子,是学生之幸。”

“你倒是威风,只把人得罪了。”

“自此我幽州女子再不必‘白日出游,怕上新妆’,学生拜谢娘子。”

“陛下一心推行律法,韩家却包庇大翁帐的郎君们在南京横行。如娘子所料,陛下大怒,赐婚的旨意扣下了。”

“只是学生心中有一问,那是娘子第一次,知晓他们在幽州的恶行吗?”

“看她会不会教给你们那些不入流的诡计!”

“不是。”菱生记得自己这样回答。

景福元年十月廿三,大吉,行纳后仪。

上京东平王府,萧菱生一身白色华服,戴银冠,扮严妆,出闺阁,端坐于堂前。

采蓝和采衣随侍在侧,堂妹们往返堂前院后,将种种细细说与菱生听。

“阿姊阿姊!”堂妹一萧薜荔脸兴奋地跑来,“南院大王和长沙郡王到了,想是马上就会来拜见阿姊了。”

萧薜荔这一声倒是搅散了菱生胸口那团无处安放的难言情绪,散落下沉,整个人沉静下来,甚至能听到一墙之外礼官的唱诺声。

酒杯交错间纳币结束,萧菱生一一辞别父母兄弟、叔伯宗亲,在惕隐夫人萧氏恭请后登车。

坐定后,听着父母强忍悲伤的戒词,萧菱生用力攥着手中的绳子。

她并无把握,凭着一腔意气走过这一关之后,迷雾后面,等待着她的是荆棘还是绝壁。只是想起那些波澜不起的日夜,想起史书上的斑斑血泪,她没有退路。

“阿姊?”

萧薜荔的轻声提醒唤回菱生的神智,她收敛情绪,扬声道:“赐酒。”

“皇后赐酒。”

车驾将行,三房的萧知微和萧知行追出来敬酒。

“臣祝娘子此去,凤体长安。”

“臣祝娘子此去,凤仪千秋。”

所有仪式结束,皇后仪仗向着承天门而去。围观人群也随之散开。

萧知行晃晃萧知微的手臂,“走吧,三兄,别看了。”

萧知微最后望了一眼车轮滚起的轻烟,眼底深不可测:“那可是我们的菱生妹妹。”

“是是是,我是个男孩是小弟不争气。”萧知行行八,正好是菱生最小的一位堂兄。

“挞里出嫁了,我们兄弟什么时候能娶妻?”

萧知微拍了拍蠢弟弟的头:“先立业后成家,你且等着吧。”

东平王府本就在贵族云集的临潢皇城,仪仗很快便至宫城。

宫城中心矗立着开皇、五鸾、安德三大殿,是供奉历代皇帝御容、百官祭祀之所,其中又以开皇殿为尊。

开皇殿七十步外,惕隐率皇族迎候皇后。

远远可见一百骑兵持错金骨朵开道,其后依次是象征皇后身份的八旗八鼓,演奏着《正和》之乐的鼓吹乐部和横吹乐部,联翩而至,浩浩荡荡数百人。

“阿姊,这曲子真好听。”

菱生含笑道:“这是《十二和》中的《正和》,承自唐朝,只在册封皇后时奏响。”

车驾缓缓停下,惕隐夫人四拜,请皇后下车。

萧菱生背负银罂,手捧绳索,款款而下。

剩下的路,她需要一步步地,亲自走下去。

萧薜荔跟在萧菱生身后,余光瞥见一旁拿着皮裘扑去的妇人,险些失声喊叫。

好在教她想起来,这是契丹婚俗。

萧薜荔正睛一看,菱生步伐从容,镇定有加,还轻轻对前方捧镜倒退的妇人点点头。

阿姊这样沉稳,萧薜荔偷偷瞧惕隐神色,想是对新后表现十分推许。

菱生在耶律宗允引导下步入安德殿,薜荔不敢乱瞄,老老实实陪着阿姊祭拜先帝。

白音戈洛河南岸,有一地势开阔之处,年深日久形成一片规模庞大的集市,因中心有一座白塔,人们称之为“白塔集”。

这里长日有牧民带着牛羊和鲜奶,换取来自燕云十六州的粮食作物和手工艺品,贵族们也喜欢来此,为往来西域与宋朝的粟特商人手上的新奇玩意儿驻足。

白塔集,镜月瓦肆。

“帝后大喜,举国欢庆,自今日起凡三天,酒水点心一应记在妾身账下。”

先闻其声,紧接着便见一女子莲步轻移,走到台前。

这女子乌发雪肤,神韵天然,一笑如嫩黄点新柳,弱粉晕碧桃。眸光流视,分明是春水一泓。

“多谢迷娘子。”台下客人纷纷道。

迷娘,也就是镜月瓦肆的主人莞然一笑,退至幕后。

仆从:“娘子,米家商队到了。”

迷娘眼中冰冷一瞬而逝,又挂起一个客气疏离的笑容。

“我亲自去。”

雅间内,米骞正襟危坐。

迷娘奉茶而来,“家主来晚了,小店今日没有您最爱的临江玉津,只有蒙顶茶。”说着将茶盏摆上桌,又道,“不过想来,家主也不会贪我这儿一盏茶来。”

米骞不理会迷娘的话里藏锋,伸手示意她坐下。

“路上有些意外,确实迟了些日子,没能赶在娘子大婚前送上这份贺礼。”

迷娘抬眉:“找到了?”

米骞颔首:“虽废了些周折,总算是没有辜负娘子的托付。”

迷娘面上方有些喜意:“我会告知娘子的。”

米骞捧起茶杯,轻啜几口,目光悠远:“想必此时,娘子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