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家里开早食铺子也是孟晚起的头,家里没钱逼到份上便也敢做些小买卖,但真让常金花再自己开铺子,她反而有些退缩,“做买卖?你自己做就是了,我这么大的岁数还是女人……
“娘~孟晚放下手里的擀面杖不说话,他还是整体地位更低下的哥儿呢。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常金花闭上嘴,过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是娘说的不对。
孟晚笑了,他娘是个善良的有分寸的女人,“我说这个也不是非比你去坐什么女强人,只是怕你在家闲得无聊,总归家里有人看着阿砚,你或是去和青杏上山溜达溜达,或是去糖坊看看碧云,都是可以的,何必死守在家?我和夫君有事要做的时候也怕你无聊的。
常金花耳根子软,孟晚劝了几句她态度便有些松动起来,“还是没影的事呢,到时候再说吧。
包子还没蒸熟,宋亭舟已经从县衙回来了。
秋色在收拾厨房,孟晚往桌上端碗筷,“今天回来的早。
宋亭舟脱了外罩的薄衫,净了手去接常金花手里的阿砚,“今日没什么事便早些回来,下午要去水和村上面的水坝处看看,要不要和我一起过去?
孟晚蠢蠢欲动,“也行,回来的早的话还能去街上看看铺子。
宋亭舟只是带着衙役过去实地考察一下,暂时不会动大坝,应该很快就能回来。
阿砚在父亲怀里乱窜,常金花一见他这样就是饿了在要奶喝,“大郎,你先把阿砚放到床上去,这孩子饿了。
孟晚拿着在一旁温着的奶,倒进阿砚的小碗里,凑到床上小勺小勺的喂他,“阿砚是饿了呀,阿爹还以为你也想跟我们出去玩呢。
常金花真怕他们带阿砚出去,忙道:“水坝上风大,别吹着阿砚。
孟晚又往阿砚微张的小嘴里投喂了一小勺羊奶,“娘,我们出去自己都顾不过来,怎么可能带他这个小不点。
常金花不管了,去厨房看包子。
宋亭舟见孟晚一勺一勺的喂着有趣,过去接了阿砚的小玉碗和玉勺,这是知道阿砚出生后项先生托人送过来的。
他们困顿在岭南,亲友们无法过来相见,便都托送了东西来。布匹、玩具、器物,应有尽有。
山高路远,路途迢迢,亲友们的惦念让流逝的岁月都多了丝温暖。
但孟晚没想到山不是最高但路是真的陡峭。
饭后他和宋亭舟一起出发去建在水和村和水泉村之间的水坝一路走的小路马匹过不去留下一个衙役看马剩下的人全都轻装步行。
小径走到一半看着脚下越来越窄的路孟晚已经开始后悔了他紧拽着宋亭舟衣摆惨兮兮的说:“宋……宋亭舟你慢点走。”
宋亭舟握住他的手触感冰凉回头望去孟晚脸都吓白了。不是因为山高而是山间雾气弥漫低头除了脚下的实地外右侧的崖下都是迷雾视觉上好像深不见底一个趔趄就会掉进去一样。
“我背你过去。”宋亭舟道。
掌心的温度让孟晚踏实了不少他拒绝道:“别别别一个一个的走贴着边还好背着重心不稳更危险我们走慢点就可以了。”
知道他害怕宋亭舟与他十指紧扣牢牢的护着他。让孟晚有一种就算掉下去宋亭舟也会紧紧把他拽住的安全感。
恐惧心稍稍轻缓一条不算长的路程孟晚愣是走了半个时辰。
等到了水坝上视野就宽阔多了孟晚的腿也不抖了宋亭舟和衙役巡视检查的时候他找了块平坦的大石头一屁股坐在上面。
水坝不算太大但一旦被冲毁淹没一个村庄还是能办得到的。赫山县雨水充沛多的是这种小水坝时不时就要派人来开闸放水
宋亭舟和他说禹国的水坝多是用石块和黏土筑建其他地方或许还用了其他更好的材质但赫山的就比较简陋了。
而且石块中间的黏土经过几年冲刷已经全都没有只剩石块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随时有被冲塌的风险宋亭舟需要在夏季暴雨频多的季节到来前将几个位置危险修建老旧的水坝重新砌好。
宋亭舟看了一圈水和村水坝的位置和堤坝情况让身边的小吏记录上“水和村堤坝三等情况不危位置尚可。”
这就行了暂时不需要紧急修复。但宋亭舟还是下山去找了里长吩咐他下雨前后多注意水坝水位及堤坝上的石块等是否松动若有异常不可隐瞒也不可私自处理尽快到衙门找他汇报。
回去的路是从水和村的大路走的说是大路但也比不上官道开阔平坦水和村离县城近些尚且如此其他山村情况更差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往镇上走一走。
回家孟晚和宋亭舟在书房说话,“我从前听人说过,有一种泥,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的,再掺进沙子等物,结实防水不说,施工进程还快速。”
宋亭舟瞬间想到一物,“三合土?”
禹国有石灰砂浆和三合土,多用于建筑,但石灰砂浆的耐水性不高,三合土工序复杂成本又贵,并不能奢侈的拿它铺路。
“不不,怎么说呢。”孟晚把想法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想象着说道:“可能工艺稍微不一样,但成本比三合土低,可以用来修筑水坝,也能修路。修过的路扛得住承载重物的马车碾压,又不易被水泡烂。”
他实在不懂,只知道是把石灰烧了做成的水泥,怎么烧,多少温度,中间是不是要加点什么,一概不知。
就算这样模棱两可的说法,宋亭舟竟然也信。他不问孟晚是从哪儿听说的,也没有非逼着他说详细,确定孟晚说的不是三合土后,他点了点头,“明日我到窑坊问问,若是可行乡镇之间便可先行互通。”
赫山县只有一座小型窑坊,多烧制瓷器,在城外依山而建,方便取柴伐木。
宋亭舟不是个拖拉的人,第二天去别处巡视水利的间隙,便去了窑坊询问。里头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石灰石是能烧的,三合土他们也能制,但孟晚说的那种防水又结实的东西是真没听说过。
宋亭舟没为难人,但留下了一句,若是烧制出来那物,赏银二百两。
这家窑坊里头是一家子人忙活,赫山市井萧条百业不兴,窑坊里的生意也是平平,除了年迈的祖辈留在这里看着窑坊,年轻力壮不是种地就是上山,有大单子了才都留在家里。烧石灰二百两银子,可以说是天大的机遇了。
除了窑坊,宋亭舟还找了瓦窑的人,他们常年烧制瓦片,和黏土打交道较多,应该会比窑坊更懂这方面的东西。
赫山还是资源太过贫瘠了,孟晚生怕他们搞不出来水泥,又写了封信给师公林易,拜托他在扬州当地问问有没有靠谱的烧窑师傅,他愿意重金聘请他们来赫山县,若是烧制成他想要的东西,还会另得赏银。
他附了一张自己作的画,画卷上脚下是被雾气弥漫的万丈深渊,前方却是望不见头、翠绿一片的甘蔗地。
这种事孟晚和宋亭舟都不擅长,急也没用,只能期望工匠的智慧,甚至心里还要做
好禹国不具备现代条件而失败的可能性。
水坝的位置由远有近,宋亭舟有时要出去七八天,他到城外军营驻扎的地方叫上秦艽作陪,雪生则留在家里。
孟晚在城中置办了三家商铺,城门处买了块空地找人修建了座规模挺大的客栈,名字是他死皮赖脸耍泼打滚非要让常金花起的,常金花琢磨了好几天,恨不得夜里做梦都在想。
“叫……来福,行吗?
“行啊!怎么不行,这名字不知道有多棒!孟晚相当捧场,“你想,以后从别处来到赫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远道而来,看到咱们客栈的名字都会觉得像家一样亲切的。
虽然知道孟晚是在哄她,但常金花还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家客栈加上三家店铺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