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历二年4月30日】
晚上时间09:00。
当秒针跳转到这个数字时,1号舰的中央实验室爆发出压抑半年的欢呼。
曲速引擎——这个被标注为“女娲计划”的终极造物,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试验台上。
虽然它的体积只相当于一个标准集装箱,最大承载量仅有十吨,但那些流转的蓝色能量波纹,宣告着人类正式迈入曲速时代。
“昆仑号”微型星际飞船被悬吊在试验舱中央,流线型的舰身在聚光灯下泛着冷光。
这个全长仅15米的小家伙,却承载着华夏所有幸存者的希望。
实验室内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三小时:
“万一引擎失控引发虫洞坍缩...”
“试验数据表明有17%的概率会与母舰发生量子纠缠...”
“我们只有这一个原型机,不能冒险...”
“可没有冒险,哪里来的结果?”
最终,选择落在了贺乔和周野肩上。
沈舰长说:“你们两人,在中央基地驾驶舱模拟器进行过专业训练。”
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落在贺乔身上,“空间,是你们特有的保险。”
万一遇到危险和失控,贺乔和周野可以进入空间。
连昆仑号都可以收进去,没有任何损失,还能保住昆仑号这个首批实验舰失败数据,方便研究和改进。
接到任务时,贺乔没有任何犹豫。
一旦实验成功,她可以获得首批复制权利。
贺乔正在检查昆仑号的操控系统。
与1号舰复杂的驾驶舱不同,这里只有两个悬浮座椅,所有操作通过神经连接完成。
她抬头看向观察窗外的母舰——那艘承载着人类最后火种的方舟,此刻像一头温柔的巨兽,守护着即将离巢的幼崽。
“记住,”周教授最后一次检查引擎参数,“这不是普通的试飞。你们带走的不仅是一艘飞船,更是人类突破‘它’封锁的唯一希望。”
当贺乔的手指按在启动键上时,昆仑号的舱壁突然变得透明。
外界的虫洞景象如潮水般涌入——那些扭曲的时空波纹,此刻正随着曲速引擎的嗡鸣产生奇特的共振。
在控制室的监控屏上,两个光点逐渐分离。
一个是庞大的1号舰,一个是萤火虫般的昆仑号。
当曲速引擎的蓝光达到峰值时,整个虫洞突然亮如白昼——
【曲速航行实验记录-第一次跃迁】
贺乔的指尖还停留在启动键上,指腹能感受到量子引擎微弱的震颤。
她只是按照规程进行了两次标准操作——间隔不超过三秒的两次跃迁指令。
然后世界在她眼前折叠了。
前一秒,昆仑号还悬浮在1号舰的阴影下;
下一秒,舷窗外已是完全陌生的星空。
控制室的监控屏上,代表母舰的光点已经变成了30公里外的一个微弱闪烁。
“这...”周野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战术目镜上的距离读数疯狂跳动。
那些数字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呈指数级跃变——0.3公里、3公里、30公里——仿佛空间本身在主动退让。
贺乔的手指悬在操控面板上方,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刚才的操作连引擎10%的功率都没用到。
如果全力推进...这个念头让她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
人类终于握住了能挣脱‘它’追捕的钥匙,而这把钥匙锋利得令人心惊。
在1号舰的控制室里,警报声此起彼伏。
监测员盯着突然拉长的量子纠缠轨迹,声音发颤:“他们刚刚...是不是打破了局域性原理?”
昆仑号驾驶舱内,贺乔和周野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需要言语,两人默契地进入空间。
随着一阵微弱的空间涟漪,第二艘完全相同的“昆仑号”微型飞船出现在空间里——
这是‘它’之后,他们首次冒险使用空间。
反正‘它’不在虫洞里,感受不到。
连1号舰发出的量子信息,都出不去这个虫洞,更何况是空间波动。
“总算能松口气了。”周野检查着复制体的能量读数,“母舰太大,就像背着房子打架。”
贺乔轻抚主控台,感受着曲速引擎的脉动:“准备好了吗?这次玩个大的。”
【曲速航行实验记录-第二次跃迁】
当能量指针划过50%刻度时,整个驾驶舱突然被蓝光淹没。
那些原本平稳流动的能量波纹,此刻如同暴怒的海浪般剧烈翻涌。
周野的战术目镜上,空间曲率数值开始疯狂跳动——
“要来了。”贺乔的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这次可不止30公里。”
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键。
刹那间,世界在他们眼前分崩离析。
舷窗外的星空如同打碎的镜子般碎裂,无数光点被拉成长长的丝线。
贺乔感觉自己的内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又猛地松开。
战术面板上的数据疯狂刷新:
【空间曲率:9.7】
【量子纠缠度:83%】
【跃迁距离:正在计算...】
1号舰控制室内,监测员突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天爷啊!他们刚刚——”
全息星图上,代表昆仑号的光点瞬间跨越了1.2光分的距离,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倍数增长。
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