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一听这话瞬间都来劲儿了,别人家的闲话也不说了,原本好些人盘坐在炕上纳鞋垫补衣服,现在也不纳了也不补了,都是好奇的凑到窗户想看看贺青砚的媳妇儿长啥样。
“你们说贺团长媳妇儿脑子真有点问题啊?”
“不知道啊?我看大家说的有模有样的,估摸着差不离吧。”
“诶,那多可惜,这贺团长还把人带来随军,这哪里是娶媳妇儿啊,这不是整了一个祖宗来供着吗?”
大家听到这话都认同的点头,当兵的本来就苦,西北驻地的就更苦,原本还指着娶个媳妇儿来照顾家庭,别的不说至少回家有个口热菜饭,也不用自己摸黑去洗衣服,也有个缝缝补补的人。
要是娶个脑子不好使的,别说减轻负担,怕还要增加负担吧?
这夫妻俩的日子以后指不定惨成啥样呢。
贺青砚这边也终于把车停到了院子门口,车上东西都是打包好的,他把大件挂了一些在肩上,剩下两只手就差不多把几件捆绑好的大件全拿了下来。
姜舒怡手里就拿了两件小东西。
“怡怡先进去。”
贺青砚一面催促着姜舒怡,一面把车门关上。
姜舒怡先一步去开门,等进了屋贺青砚把东西放到地上,她才发现他一口气把车里的东西全搬出来了,除了他们买的,还有自己装的好多书,那些东西可是死沉死沉的。
她这才第一次感受这人劲儿可真大,难怪好几个芝麻饼都不够炫的。
不过驻守边关的战士们本就辛苦,不吃多点别说打仗,就连这寒冬都抵抗不了。
就像她现在就已经被冻得哆哆嗦嗦了。
等把东西放下,姜舒怡也得空看起自己的新家。
这边条件不算好,房子就是普通的小平房,倒是胜在院子算大,贺青砚是团长,分到手里的房子是两室一厅构造的。
不过因为是那种农村土房子,并不是红砖小楼,也没有明确的二室一厅。
有两间方正的卧室,客厅不算大,摆着木质的饭桌和几把椅子,还有两个柜子。
厨房是在旁边一间小屋子,厕所是在外头西南角的位置。
姜舒怡看到有厕所还算满意,她知道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还是用公共厕所,她实在有点不习惯。
所以有厕所还算满意,而且厕所在外头也比较好,这种厕所挨着房子还不好,风一吹味就进来了。
屋里倒是用水泥抹了地面,看起来也还不错,院子里除了进来的一条小道铺上了碎石子,别的好像都是泥土的。
现在下雪了没啥用处,等开春了其实可以种点菜,院子里空地多,用砖头圈成一块一块的,分门别类的种满蔬菜,两个人完全够吃了。
卧室就更简单了,一个衣柜,一个放东西的柜子,还有就是炕。
这边冬天冷,屋里都是烧炕。
姜舒怡还没见过这个东西,还走过去试了试,好宽大,她喜欢宽大的床,有种可以随便滚的自由,不过就是好硬。
贺青砚见姜舒怡东看看西看看,走进来看到空荡荡的家,因为有她好像也不算特别空旷。
“怡怡,等会儿我去后勤再买两床棉垫子,咱们垫上再垫上我们自己带的棉被就舒服了。”这年头讲究勤俭节约,部队这些棉垫子是以前用过的不暖和的棉被重新复弹过缝制成垫子的。
他们这一趟把姜家的棉被差不多都打包给拿来了,这些零碎东西他们不拿走,到时候有的人去偷摸弄走。
别看贴了封条,那东西真的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所以离开前一大早一家人就起来开始打包了,说实话革委会的人来贴封条的时候脸色都不好。
估摸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自己全收拾干净的,主要贺青砚大闹过一次,他们也不敢说话。
所以两人虽然在这里安新家,东西倒是不缺的。
“嗯,好的。”姜舒怡说着又抬头看贺青砚:“还有要买米油面那些。”刚才她看了一眼厨房,什么东西都有的,就差食材了。
贺青砚点点头,先去厨房抱了一些柴禾过来,打算先把炕烧起来,这屋里实在太冷了,他倒是没关系,可把自己媳妇儿冷得够呛,他看她老搓手。
烧炕这东西北方人都会,南方人会觉得稀罕,所以姜舒怡在一旁认真的看着。
这里冬天那么长,要是贺青砚哪天不在家,她也不能冻死在家了。
他们这个房子的炕旁边有个低矮一点的像灶台的东西,烧火洞口就开在外头,就是客厅角落。
这样卧室会干净很多,而且小台子上可以放上水,这样冬天也不却热水用了。
姜舒怡到时候她打算备用一个烧水壶,壶盖上打上许多小孔,自制的加湿器又有了,这边真的比南方干很多,屋里烧炕,估计嗓子会受不了,有加湿器会好点。
贺青砚很快就把炕烧起来了,没一会儿屋子就暖和了起来。
小台子上他放了烧水壶,等会儿屋里热了也可以喝热水了。
让屋里暖和起来贺青砚才打算去后勤拿棉垫子,顺便买点需要的食材。
“怡怡,我先去买东西了。”贺青砚第一次出门需要报备,感觉特别好,说完没急着离开,等着姜舒怡从屋里出来回应她。
姜舒怡还在摸炕,真的特别暖和啊。
然后出去见贺青砚还没走,看他一直看着自己,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