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3.淮地乱象(天幕直播三)

皇上命十皇子前去淮地学习的消息传出,不明所以的人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皇子疑惑皇上突然对他的器重,得知内幕的人心领神会皇上此举的用意。

这位十皇子返回京城之时就会一飞冲天了。

以前大臣虽心焦储君未立,也心知当今的纠结。通读史书的他们也知王朝第二任君王的重要性,已长成的皇子也不过是矮子里挑高个,就由着圣上慢慢想,但现在已容不得再慢慢挑选继位者。

那女官曾说永昭三年离现在有十五年,中间又经历好几次的皇位更迭,当今在位时间已经不多了。

培养他们已知的明君——十皇子,这是最好的抉择。

将来十皇子上位也能少走一些弯路,帝王的每一条弯路是黎明百姓铺就的。

虽然这位继任者不好糊弄,总比王朝没了好,他们这种追随圣上打天下的人,宣朝才是他们的立根之基。没有宣朝也没有他们如今的地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别说改朝换代了。

那女官还没把那宣厉帝是哪位皇子给说出来,他们现在看哪个皇子都是宣厉帝。

现在顺应帝王心思,偏向十皇子阵营,小心不成为十皇子登位的阻碍,省得当今圣上死后一起将自己带走,他们俩才是一家人。

都是多少年的狐狸了,玩什么聊斋。

况且他们在下一任皇帝干不了多久,但他们还有后代需要铺路,搏一份从龙之功,可以为家族在储君心中占个位。

众皇子对祝余也拉满了警惕,这十弟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父皇怎如此看重他,派他出去学习。这次打的旗号是学习,下一次就保不准是什么了。

二皇子也心生愤怒,那祝余在他面前装得与世无争,仿佛准许他上朝堂只是父皇的一时兴起,算不得什么,没想到转眼就被派去淮地学习,还跟着巡抚御史。

淮地……

淮地……

二皇子心生不安,今年夏季他被父皇派去赈灾沧河水患,他干了什么他还记得,那些银两还在他的私库呢里藏着。不行,得传信让淮地的人藏好尾巴,不要连累自己。

乾武帝安排祝余跟随前往淮地的巡抚御史一道,名义上说是顺路,其实祝余才是这一队人的中心,负责处理淮地赈银贪污一案。这也放松了当地官员的警惕,正好利用他们的轻视去实地寻找确凿的证据。

走之前,祝余还专门找机会巧遇卫昭,准备旁敲侧击的询问关于这次的沧河水患在史册中有何记载,可以找出什么线索。

没想到那卫昭完全没听懂他的话,神游天外,心里全是一片尖叫,祝余觉得他们交流的那段时间,耳朵都快聋了。

那心声会随着她内心的震动,声音也会变大。

祝余听到的都是心声的尖叫,说什么她根本就听不懂,根本问不出来什么。

她不是准备抱大腿吗,虽然你在夸我长得好,但这一点不会揣摩上官心思的,怎么可能得到上官青睐。

祝余忙找了个借口结束对话离开,看来这系统是指望不上了。

马车行驶在官道上,越靠近淮地,官道就越泥泞不堪,明显当地官员还没有组织整体修整。

距离开京城已经半月有余,祝余靠着车厢,只是庆幸自己没有晕车的症状,古代赶路可不比现代,不然这一路可实在难熬。

为了能赶时间,回京城过一个春节,他们一行人每处驿站只修整一两晚,就开始赶路。

祝余派人散播消息,十皇子身娇体弱,不堪路途艰苦,导致人马行驶缓慢,离淮地还有段时日。

实则一行人已靠近淮地边界,祝余就让所有人换装,以商队的身份进入淮地,麻痹淮地官员,让他们以为十皇子和御史还在路上。

毕竟,为了政绩,面子工程自古就有,不来个出其不意,怎么会知道他们会如何糊弄上级。

这就是暗访的重要性。

一路随行的巡抚御史见劝不动十皇子,也只能作罢,默认十皇子的安排。

他能作为十皇子的随行,必然是乾武帝的心腹,也是知道那女官心声的秘辛。而且他也很好奇作为后世认定的明君,面对淮地这一摊子泥泞事,会选择怎么处理。

现在的十皇子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没有实绩,那女官如何夸耀也白搭。

自己的作用只是辅助十皇子,而不是干扰十皇子作出的决定。

储君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培养时必要让他去经历世道与权利争斗的脏污。

路途上,时不时能看见连成片的灾民,倒下的人会被饥饿的恶犬啃食。

灾民看见这一队整齐的车队想上来乞食,但看见随行的高壮侍卫不敢上前。

祝余看了一眼就不忍再看,他知道一旦心软分出食物,他们必会被蜂拥而上的灾民分而食之,也只能视而不见。

车队行驶在城门口,祝余便听到了一阵嘈杂声音,推开车窗见一大堆身穿衣服粗糙肮脏的灾民聚集在一处,中间还掺杂着孩童的哭闹和女人的叫声。

祝余对身边的高泽使了个眼神,高泽跑过去与围聚的一人搭话片刻,返回祝余身边道:“石公子,前面是商人在买人口。”

百姓因水患成为灾民,多年积累被洪水冲散,为了活命只能将自己的所有的东西变卖,土地、房产、牲畜、妻子、甚至于自己。

商人最喜欢的也是这个时候,灾难初期,灾民手中还有些粮食,而到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官吏贪污,朝廷无法作为,现在带自己以往囤积的陈粮可以低价换来一大堆财产。

再带一些粮食、药材等必要物品,还能高价卖出,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等再过一段时间,灾民种地需要种子,又可以放贷。一鱼多吃,一副骨头架子也可以榨出二两油。

祝余看着这一幕冷笑一声,这可真是投资的好时候,他宣朝的商人有一头生意经。

“这人是那家的?”

“南阳商户马家,这商户马家前段时间献了个女儿给当地知府曹庞,被他纳为了妾室。”

祝余盯着前方耀武扬威,衣冠穿着与周边格格不入的商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