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与林卓对视一眼,有些没搞懂,这是戏班子的噱头,还是……
就在二人犹豫磨蹭的当口,大黄已经等得不耐烦,开始用爪子扒拉林卓的裤脚,喉咙里发出威胁式的“呜呜”声。
霍去病当机立断,低声道:“既来之,则安之。先进去看看再说,也免得它在此地闹将起来,更不好收场。”
林卓无奈,只好点头。混在人群中,往售票口去。而大黄,则得意地昂起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走到窗口,只见一块小木牌上用白粉笔写着价目:普通座,三角。包厢,二元五角。
这票价?是便宜还是不便宜啊?林卓现在对于这价格,还不适应,总想换算成人民币才有概念,她也没买过几次东西,在心里嘀咕着,摸了摸身上那件大旗袍的口袋,指尖触到一块冰凉的鹰洋。她拿出来一块,从窗口递进去:“两张普通的。”
“叮”的一声,一块沉甸甸的墨西哥鹰洋落在售票员的钱盘里。售票员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这类老洋钱成色足,最是受欢迎。他利落地找回四角钱——是两枚孙中山像的二角银毫和几枚广东省造的五分镍币,在盘子里碰出清脆的响声。
林卓捏着找回来的钱,这几样,她都不认识,在沧州好像没见过,沧州都是铜板,她想起这个年代,货币混乱,好像还有法币什么的,后期还有金元卷,不过,现在还没通胀吧,幸好我的手链可用了,要抓紧练习,得囤物资……
她正胡乱想着,旁边传来小贩的吆喝声:“五香瓜子儿,一分一包!落花生,一分一包!”
这么便宜吗?一分一包的,现代可没有分,角也没有,甚至纸币都极少用了,都是线上支付。
林卓心里怪怪的,老感觉自己在演戏似的,不真实,可这也不是戏啊,她恍惚了一下,突然心里发慌,扭头,霍去病在旁边,大黄也在旁边,林卓一脸严肃,一把揪住霍去病黑色大卦的衣角,把他的大褂都给扯起来了,霍去病一愣,手臂上的肌肉一抖,没做任何动作,只低头看看这抓衣服的手,然后,看着她,没说话,林卓也察觉到人家看她了,她抬头,讪讪的笑一下,默默地松开了手。
她转头,脸发烧,这怪不好意思的,我也没想怎么着,就是,就是突然的有点慌了,她麻溜地跑走,到小贩那,花了四分钱,买了四包零嘴儿。
她迅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1935年夏末天津卫的物价,感觉这购买力着实不虚的。她用一枚一角的银毫子,轻松换来了两包五香瓜子儿和两包花生,那小贩还殷勤地多抓了一小撮花生添上,用旧报纸包成两个三角包。
她抱着零食,在心里嘀咕:反正来都来了,担惊受怕这么多天,我们不得好吃好喝,好好歇歇吗,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
两人一猫,拿着吃食,随着人流走进戏园子。
园内人声鼎沸,看来,这看戏的人是真挺多的。
空气中混杂着茶叶、点心、汗水和脂粉的味道。戏台前也是人挨着人的,长条板凳上已经坐了不少。
林卓一脸的好奇,头一次见这种场合,看着这些穿搭布景,这一看就是民国呀,嗯……这终于是和电视里的民国对上了。
他们学着旁人的样子,找到两个空位刚坐下,一个肩膀上搭着白毛巾,手提大铜壶的茶博士便麻利地凑了过来。
“二位,给您沏壶香片?正经的京味茉莉双熏,香着呢!”他见这二人有些迟疑,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要不,来壶高末?味儿酽,还实惠。”说话间,他已将两个带着茶托的盖碗放在他们面前的小几上。
“那就来壶香片吧。”林卓应着,又指了指旁边小贩提篮里的几样点心,“再要两碟那个豌豆黄和驴打滚。”这两样现代都有,是好吃的,尤其是豌豆黄。
茶博士高声应着,不一会儿便将茶和点心送来,又给二人斟上滚烫的茶水。
霍去病虽不习惯这种市井喧嚣,但也沉住气,学着邻座的样子,用手指轻叩桌面以示谢意。两人就这么似模似样地坐下来,仿佛真是一对来听戏的普通男女。
大黄则更不客气,见林卓旁边空着个椅子,轻盈地跳上去,揣起爪子,琥珀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望向戏台,一副资深戏迷的派头。
这时,一个眼尖的伙计走了过来,看着椅子上的猫,皱起了眉:“哎,这位小姐,对不住,咱们园子里……这猫儿怕是不能待在这儿。”
大黄对当着它的面,蛐蛐它的伙计,看都不看,就眼巴巴地盯着戏台子,那样子,竟有些可怜。
林卓看得心里有些舒服了,但还是连忙道歉,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啊,小哥儿,你放心,这猫特别乖,绝不会闹事的。
那个,还要麻烦你,帮我倒一盖碗水来,这个碗就直接算到帐上,我们买。”
她又拿起一块点心,掰了一小块,放在盖碗拖里,推到大黄面前,轻声问:“你想吃哪个?”
大黄抽动着小鼻子,敏锐地捕捉到一丝鲜甜的气味。它扭头,朝着不远处另一桌客人桌上那笼晶莹剔透的点心,轻轻“喵”了一声。
林卓顺着它的目光看去,问伙计:“小哥,那个是什么?”
“哦,那是虾饺,广式茶点,咱们园子兼着卖点南边小吃。”伙计答道。
“那给我们也来……来三份吧。”林卓想着大黄的食量,索性多要些。
伙计见提醒过了,人家不听,他也没辙,虽觉得带着猫来听戏还点虾饺有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