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0. 五年后

元弘七年,新帝即位的第一年。

也是五子夺位后的第三年,大梁终于迎来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改元宣德,是为宣德元年。

又过两年,五子夺位之乱渐平息,曾经朝大梁撕开一道口子、带来无数伤痛的夺位之乱变成凝固的沉疴,在新帝休养生息的政令下慢慢淡去。

杜攸之听着说书人讲述着种种,只觉如梦似幻。

这些年杜氏一族为避夺位之乱投奔西域旁枝,他旅居塞外四年,今岁是出玉门后头一遭回中原,许多事已经淡忘。

唯记得走前贵不可言的陈王赵玉则。

说书人似有所感般正巧说到了陈王。话说陈王赵玉则,贵极一时,新帝登基后因从龙之功被封元老,与太尉分庭抗礼。

他本罪妃所出,生母于先帝朝时触怒龙颜赐死,无缘帝位。

借由夺位之乱,赵玉则清理了一批人,幼时欺辱他的嫡兄、朝中无法笼络的势力、与自己相背的士族、除太尉外皆一一拔除,又转而扶持被谴出京的燕王,助其即位。

去岁,最不对付的太尉病故,赵玉则更是风头无两,代领镇国大将军一位,罪妃谢氏被先帝废为庶人后不得葬于皇陵,也因他追封立庙。

“听起来这陈王真是风头大得很。”

“只怕不是天子胜似天子了。”

说书人叹了口气,“陈王的确风头无二。但,那都是过去了。”

天水郡中听书的酒客交错议论着,杜攸之放下酒盏走出客舍,继续启程南下。

他回中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父请命。

去岁中秋,太尉以私通突厥为由逮走杜父等一干人,杜攸之侥幸逃过一劫,杜氏与当朝太尉素无过节,他想不出此举目的何在。

后大理寺更是宣判杜父私通齐王,曾与燕王争至最末的嫡兄,杜攸之心急如焚,父亲必在狱中受了一番拷问。获悉太尉故去,他救父心切,飞书搭上了最有可能救父亲脱身的人——

陈王府,杜攸之来不及整理衣容匆匆下马,临近府门见到管家的面色,反应过来理了理袍角上细微的褶皱。

去见陈王自然万般不敢怠慢,一点纤微纰漏都应当心。

地砖留有木架久放的印子,似乎是搭白帐的漆架,白帐撤去,茶室清寂。

这便是炙手可热一时的陈王府邸,与想象中全然不同,杜攸之抿着唇。

茶室上座,他转眼望到一张绝色的侧颜。

那是张鼻骨准挺的面容,肌肤通透如玉,因太过通透,双颊泛起一层桃花色,茶汤的热气一蒸,更添昳丽粉白,身着却如芝兰玉树,虽为王侯,容止间无一丝虚缈的浮华。

莫说女子被蛊惑倾心,男子都要被他勾了魂去了。

也正因表皮太薄,赵玉则惧怕日光,稍稍一晒便红痒难耐。

今日他罕见地未戴幂离遮阳,侧着的脸堪堪正过来,对来人一笑,杜攸之从愣神中缓过来,垂头认罪。

不论何时,私自打量王侯的脸总归是大不敬。

“起身罢。”赵玉则的语气不温不火,似不甚怪罪。

“杜大人所求之事,”说到这时,杜攸之偷偷捏紧心,“本王与狱丞打过照面了,令尚在狱中,并无大碍,不日则可出狱。”

“谢殿下周转。”得知父亲没事,杜攸之一颗心提下大半。

“不急,本王会让你二人父子相聚的。”赵玉则撩开帘子,示意杜攸之跟上自己,杜攸之不明所以跟上,来到一处更为偏僻的厢房。

来前杜攸之还在担忧,陈王盛极一时不假,可那也只是一时。

如今的他杜攸之不确信还有无权命大理寺放人。太尉刚逝,所有人都道陈王必然要高升,果真高升,可不出期月,新帝将他镇国大将之职褫夺,在朝会屡次斥责。

皇帝对陈王的宠信仿若一夕之间天翻地覆,要知,天子最信任的臣下,陈王称得上其一。

现在看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己的担忧没有必要,杜攸之想。

“长安正在筹备封后大典,杜大人的事须得再缓缓,杜大人……”

杜攸之循声望,是那人的笑。

“下官无碍,听凭殿下安排。”

“那便好。这几日本王一直不知封后大典为贵妃献上什么礼,杜大人即来,本王便放心了。”

凤位空悬,诸口不一,新帝为王时便无正妃,自然无皇后,诸臣都想送自家贵女坐上后位,明争暗斗如火如荼。

直至一日,新帝做了个谁都不曾考虑的决策,封贵妃为后。

“下官不善替人择礼,至于女子喜欢何物便更无所知。”杜攸之推诿。

“是不善择礼,还是不喜欢收礼的人?”赵玉则没有继续戳穿他。

关于贵妃,朝臣间确有些不算好的传闻。

杜攸之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