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早朝之上,皇帝看着下方跪地恳请的众大臣,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朕准了你们的请求。自今日起,议政堂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上拥有更多决策权,但最终决策仍需朕过目。若有逾越之举,朕绝不轻饶!”
孟令琛心中一喜,面上却依旧恭敬,率领众臣高呼:“陛下圣明!”他心中清楚,这只是漫长改革路上的又一重要节点,距离彻底架空皇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尚有重重艰难险阻。
退朝之后,孟令琛并未直接回府,而是与秦易珩、林羽二人于宫中一处幽静的偏殿密会。偏殿内,光线柔和,气氛却凝重如铅。
“孟大人,陛下既已松口,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秦易珩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双手不自觉地握拳,好似胜利已然在望。
孟令琛神色凝重,微微摇头,沉声道:“殿下切勿掉以轻心。陛下虽允诺扩大议政堂权力,可最终决策权仍牢牢攥在他手中,这犹如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林羽轻抚着那已略显稀疏的胡须,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缓缓道:“孟大人所言极是。陛下此举,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如今朝堂之上支持改革之声甚嚣尘上,他若再不松口,恐会引发众怒。但以陛下的性子,绝不会轻易拱手让出大权。往后,我们行事需更加谨慎小心,步步为营。”
秦易珩皱起眉头,神色间满是不甘,来回踱步,脚步略显急促:“那依二位之见,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陛下继续把控大局?”
孟令琛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沉声道:“当下之急,是要进一步巩固议政堂在朝堂中的地位,将我们的人安插到更多关键职位上。唯有如此,才能在制定大政方针时,真正掌握话语权。同时,我们需巧妙引导舆论,让天下百姓皆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如此一来,陛下即便有心反悔,也不得不顾忌民意。”
林羽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孟大人所言甚是。老夫以为,可从科举选拔入手。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之根本,若能借此机会,挑选出更多支持改革、有真才实学之人进入朝堂,必能壮大我们的力量。”
秦易珩眼睛一亮,拍手称快:“此计甚妙!有了这些新生力量加入,何愁改革不成?只是这科举之事,该如何具体操作?”
孟令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殿下放心,此事我已有思量。此次科举,我们可在考题中巧妙融入改革理念,既能选拔出对改革有深刻理解之人,又能借此向天下学子宣扬我们的主张。同时,我会安排信得过之人参与阅卷,确保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埋没。”
商议已定,三人又对诸多细节反复斟酌,直至暮色渐浓,才各自散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令琛日夜忙碌,一面紧锣密鼓地筹备科举相关事宜,一面与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频繁往来,共商对策。
这日,孟令琛正在书房中审阅科举的相关卷宗,管家匆匆来报:“大人,七公主求见。”
孟令琛微微一怔,旋即放下手中卷宗,整理了一下衣冠:“快请公主进来。”
秦云乔身着一袭淡黄色宫装,身姿婀娜,神色却略显凝重。她踏入书房,未等孟令琛行礼,便急切地说道:“孟大人,本宫听闻陛下近日与几位宗室亲王频繁密会,言语间似对改革之事多有不满,你需早做打算。”
孟令琛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沉稳,拱手谢道:“多谢公主告知。陛下此举在意料之中,公主放心,臣已有应对之法。只是还需公主在宫中多留意陛下的动向,若有任何消息,还望及时相告。”
秦云乔微微点头,美目流盼间透着坚定:“孟大人放心,本宫自会尽力。改革关乎国家兴衰,本宫也不愿看到父皇被守旧势力蒙蔽,阻碍国家发展。”说罢,秦云乔转身欲走,脚步却似有千斤重,微微停顿了一下。
孟令琛见状,心中一动,轻声说道:“公主,近日宫中事务繁杂,您也要多加保重身体。”秦云乔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轻声应道:“多谢孟大人关心,你亦是,改革之事千头万绪,莫要累坏了自己。”二人目光交汇,一时间,书房内的气氛竟有些微妙,似有丝丝缕缕的情谊在悄然蔓延。
几日后,科举考试如期举行。考场内,一片寂静,唯有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
孟令琛身着朝服,神色威严,在考场内来回巡视,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此次科举,因融入了改革理念,考题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
但孟令琛心中清楚,唯有如此,才能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
考试结束后,阅卷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孟令琛亲自坐镇,与几位信得过的大臣仔细审阅每一份试卷,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随着阅卷工作的推进,一批支持改革、才华横溢的考生脱颖而出。
孟令琛看着手中的试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皆是我朝之栋梁,有了他们的加入,改革大业定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就在孟令琛满心期待着这些新科进士为朝堂注入新鲜血液时,变故突生。
一位守旧派大臣突然上书弹劾孟令琛,称其在科举阅卷过程中营私舞弊,偏袒支持改革之人。
此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守旧派纷纷借机发难,要求皇帝彻查此事。
孟令琛得知此事后,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这是守旧派的又一次阴谋,意图借此打击改革派,破坏科举成果。
孟令琛立刻进宫面见皇帝,神色镇定,不卑不亢:“陛下明鉴,臣一心只为选拔人才,推动改革大业,绝无任何营私舞弊之举。此次科举,考题中融入改革理念,乃是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阅卷过程中,臣与诸位大臣皆秉持公正之心,不敢有丝毫懈怠。定是守旧派心怀不轨,妄图借此破坏改革,扰乱朝堂秩序。”
皇帝脸色阴沉,目光紧紧盯着孟令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异样:“孟爱卿,此事关乎科举公正,兹事体大。朕已派人彻查,若你当真无辜,朕自会还你清白;若你真有徇私之举,朕绝不姑息。”
孟令琛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愿接受任何调查,以证清白。”
从宫中出来后,孟令琛并未慌乱,而是立刻与秦易珩、林羽商议对策。
秦易珩满脸怒容,一拳砸在桌上:“这些守旧派,简直是丧心病狂!孟大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让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
林羽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莫急。此事既然已经发生,我们需冷静应对。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证据,证明孟大人的清白。同时,我们也需发动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为孟大人发声,揭露守旧派的阴谋。”
孟令琛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林老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派人去收集证据,同时联系诸位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作证。此次,绝不能让守旧派的阴谋得逞。”
接下来的几天里,孟令琛四处奔走,收集证据。同时,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上书皇帝,为孟令琛鸣冤叫屈,指责守旧派的弹劾毫无根据,乃是恶意中伤。
在孟令琛的努力下,证据逐渐收集齐全。原来,那位守旧派大臣为了弹劾孟令琛,竟暗中指使手下篡改试卷,伪造证据。孟令琛掌握了确凿证据后,立刻进宫面见皇帝。
御书房内,孟令琛将证据呈递给皇帝,神色严肃:“陛下,此次弹劾之事,完全是守旧派的阴谋。他们为了破坏改革,不惜采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臣恳请陛下明察,严惩幕后黑手,还科举公正,还改革派一个公道。”
皇帝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阴沉得可怕:“竟有此事!这些大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欺瞒朕躬!孟爱卿,此事你且放心,朕定会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在皇帝的严查下,幕后黑手很快被揪出,那位守旧派大臣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此次事件过后,孟令琛的声誉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改革派的威望也进一步提升。
科举之事尘埃落定后,新科进士们纷纷入朝为官。
孟令琛借此机会,将他们安插到各个关键部门,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