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季凌见阮书钰心情颇好,便轻笑道:“阿钰,怎地如此高兴?”
阮书钰坐在他旁边,伸了伸懒腰,道:“嫂子给了我不少的猪油渣,我们回去后可以做大白菜炒油渣了。”
季凌侧过头来,略微放松了紧绷的神情,边看着阮书钰,边用手指微微调整缰绳,确保马车继续稳定行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道:“阿钰做的一定好吃。”
他们在夏末时种了菘菜,尽管此时还未完全成熟,但已经可以采摘食用了。虽然他不太明白为何阮书钰称之为“大白菜”,但随便怎么称呼也无妨,他反倒觉得“大白菜”这一称谓更形象一些。
两人在路上说了会话,想起去府城的林晚章叔侄,阮书钰道:“这一个多月了,晚章该回来了。”
季凌点头,沉思了一会,算了算日子,道:“按往日看,约莫就在这几日到清河村了。”
阮书钰道:“既然如此,过几日我们便能见到晚章了。不知他在府城这些时日过得怎么样。”
说不定林晚章回家恰好能尝到火锅。
阮书钰带回了猪油,准备熬制火锅料。大楚国对耕牛的管理极为严格,民间不得私自宰杀耕牛。即使家中的耕牛自然老死,也须得到官府的许可才能处理。所以他才买了大量猪油代替。
他以前用牛油、猪油都熬制过,现在家里也有辣椒、花椒、盐,还有在百草堂购买的其他香料,就差猪油了,也不怕熬制失败,就大量购买了猪油。
这日渐寒冷,他便打算熬制火锅料,在冬日里出售。
猪油熬制的火锅油,油质细腻、口感柔滑,口味也颇为不错。只是猪油的在室温下没有牛油坚固,所以冬日里熬制最好,和菌子酱一样,密封后售卖。
他们两人将马车停在阮家院子门口时,正巧遇到刚从门内走出的罗青玉。罗青玉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脸上泛起一抹轻松的笑容。他伸了个懒腰,悠然道:“你们回来了,正好,该吃午食了。”
阮书钰轻轻跳下马车,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我正好带了些猪油渣回来,马上去做上。马车上的猪油就靠你们了。”
季凌从另一侧下了马车。将马车帘子掀开,挂在车厢上,罗青玉见状,瞄了一眼沉甸甸的陶缸,随口道:“这陶缸的分量可不轻,看来得费点劲儿才行。”
季凌点了点头,低声回应:“确实,这些东西得慢慢搬下来。”
好在罗青玉虽然看着文弱,但力气不小,和季凌两人,顺顺当当地将猪油搬回了厨屋放着。
阮书钰已经洗好了白菜,见状,让季凌去接两个孩子归家吃饭,又喊了罗青玉帮他烧火。
谁知刚刚还饶有兴致地看着那筐猪油渣的蓝衣少年,忽然神情一变,跳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衣裳:“不成不成,我这打扮,怎能在炉膛前待着?”他说着,做了个打量自己的姿势,仿佛自己突然意识到什么不合适,笑道:“我还是去接臻儿和阿离吧。”
阮书钰看着罗青玉潇洒的背影,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转身继续准备菜肴。季凌已经去灶膛前引了火烧着。阮书钰在锅前忙碌,炒了一个大白菜炒猪油渣,一个平菇炒鸡蛋,一个辣炒五花肉,一个红烧排骨,一个菌菇鸡蛋汤。
菜还没做好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了两个孩子的欢笑声,罗青玉带着两个娃娃回来了。
罗青玉远远就嗅到了诱人的香味,不禁感慨自己当初选择来清河村做账房先生真是明智之举。每日能享用如此美味,实在让人如同神仙般满足。
买了猪油回来后,阮书钰很快便在家中的三口铁锅里熬制出了不少火锅料,他和季凌在家里装了不少陶罐火锅料,因是猪油,本身就可以吃很久,加上现在天冷,便写了三月保质期。
他送了一些给林家,在坊里干活的八户人家,还有宋大志和吴娘子这样相熟的人家,让他们尝尝。之后又和季凌拉了剩下的送去了金水县,他这次除了拉这些火锅料,还将之前张屠户家的陶缸还给他,又带了契书,送给百草堂的云大夫和肉铺的张屠户那里,以后菌子坊的营生,他们都会得红利。
又送了一些火锅料给云大夫,便将剩下的全部拉到了张屠户的肉铺。
之前金水县的菌子酱已经和德兴楼的林掌柜立下契约,金水县只能有德兴楼一家卖,但这火锅料,可不在契约范围之内,阮书钰便将这火锅料拉到了张屠户的肉铺,给他们卖。
张屠户也尝了尝这火锅料,竟觉得比菌子酱还要美味不少,一吃便觉得浑身热烘烘的。
如果在冬日里来这一锅火锅,岂不美哉!
阮书钰和张屠户约定,坊里售出的火锅料一陶罐六十文,由张屠户可自行定价出售。
出售多少罐便给多少罐的银钱给坊里,若到了期限没售出,可以让坊里拉回去,不用张屠户承担这个损失。
这陶罐里又是猪油,又是贵价的香料和盐巴,他们成本降不下去,不过金水县城的购买力还可以,之后还会让去其他县租铺子卖的人带一些去卖,总该能消化掉。
张屠户觉得这些火锅料滋味甚美,定然供不应求。他虽然是个屠户,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娘子可是秀才家的女儿,从小识文断字,很是聪慧,所以特地在肉铺放了一口锅,整日炖着,又在里面放了菌子、笋干、菘菜等,若有人被香味吸引过来,便让对方尝一口。
但凡尝过这火锅的人,银钱稍多的百姓无不蜂拥而至。火锅的独特风味让他们惊叹不已,纷纷传颂开来,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谈论这新奇美食。连酒楼茶楼的说书先生,也常常在茶余饭后提到这火锅的美妙,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购买。
不过几日,张屠户便卖光了,他娘子知道这火锅料是猪油熬的,这几日便一直和张屠户的爹娘在后院熬猪油,让张屠户送到清河村,告诉阿钰,多多熬制些火锅料送过来。
因此阮书钰在家里还未歇上多久,就被张屠户找上了门,不得不将原计划留着送到其他县的火锅料,又让张屠户拉走。
新菌子坊已经在建了,林家没人有空闲去建坊子,便让林大伯和林二伯负责规建,招了清河村本村的村民来建新菌子坊。
清河村很多人家的壮劳力都来了,包括家里有纸坊的周大郎,他以前都是带着几个村人去金水县找活干,一日不过十五文,现在在自己村,一日有三十文,干一日比得上之前在金水县干两日的。
而且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