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53.第 53 章

雪光透过窗户,映得屋内一片惨白。苏文谦话音刚落,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自鸣钟 “滴答滴答” 地响,就好像在提醒着众人,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

王鹤龄猛地抓起桌上的碎瓷片,狠狠地朝着墙角扔过去,“哗啦” 一声,瓷片砸在金砖上,四分五裂。他双眼通红,咬牙切齿地说道:“好!明天早朝,看那个毛头小子怎么收场!” 想到太子即将在众人的弹劾下颜面扫地,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快意。

周崇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将文书收入袖中,脑海中却思绪翻涌。

他不禁想起自家在江南星罗棋布的钱庄,那些与均田制紧密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链条。

若太子一朝倒台,或许这千疮百孔的局面还有转机。可他心里也明镜似的,此乃一步险棋,稍有差池,便是满盘皆输、万劫不复。“李大人,联络三皇子一事,事关重大,是否该暗中行事更为稳妥?” 他压低声音,试探着问道,“万一走漏半点风声,咱们可就……”

“那是肯定的。” 李焕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像寒夜中饿狼的眼睛,“我已经安排了最贴心的人,明天一大早出发。三皇子那边,想必也早就准备好了,就等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坚定,“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得先在朝堂上,给太子那小子重重一击!”

次日清晨,雪后初霁,日光洒在皇宫大殿之上,鎏金烛台熠熠生辉,映照着龙椅的威严。皇帝端坐其上,脸色略显苍白,身形也透着几分病弱,却依旧强打精神,倾听朝臣奏事。太子陆承钧身姿笔挺地立于左侧,目光沉稳,偶尔低声向皇帝进言,神色间满是胸有成竹。

就在这时,王鹤龄 “唰” 地跨出一步,双手高高举起奏折,扯着嗓子喊道:“陛下,臣有要紧事启奏!” 这一嗓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来回回响,一下子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皇帝眉头微蹙,目光扫向王鹤龄,轻轻颔首示意。

王鹤龄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高声朗道:“太子殿下推行的均田制,表面上看是为百姓谋福祉,实则动摇国本!先帝遗诏明确赐勋贵食邑,此乃祖宗定下的规矩,不可随意更改。如今太子强行丈量田亩,将诸多土地收归所谓的‘荒地’,这分明是公然违抗先帝旨意,把朝廷法度置于何地?”

这话一出口,朝堂上立马就乱了套。周明远、赵崇这些参与密谈的大臣,一个接一个站出来,大声帮腔。

刹那间,弹劾太子的声音响成一片,跟开了锅似的,简直要把整个朝堂给掀翻了。

太子面色平静,待众人的喧闹声稍稍平息,这才从容开口:“诸位大人所言差矣。均田制的初衷,是为了遏制土地兼并之风,让更多百姓有田可耕、有饭可吃。近些年来,世家大族肆意兼并良田,致使无数流民无立锥之地。长此以往,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又怎能长治久安?”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接着说道,“先帝遗诏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迁,若一味守旧,不知变通,才是真正辜负了先帝的嘱托。”

王鹤龄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满脸嫌弃地说道:“太子殿下,您说得倒轻松!可曾想过,您这一做法,让多少世家一夜之间就没钱了?几代先祖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全都打了水漂!您这是在自毁朝廷根基,简直就是……”

“够了!” 皇帝突然一声怒喝,声如洪钟,瞬间打断了王鹤龄的话。紧接着,他剧烈咳嗽起来,脸色愈发苍白,几近透明。“太子推行均田制,是朕点头应允的。你们今日这般兴师动众地上奏弹劾,到底是何居心?莫不是觉得朕老迈昏庸,连国事都决断不了了?”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皆垂首不语,大气都不敢出。苏文谦心中暗自叹息,皇帝虽病体缠身,可余威仍在,不容小觑。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趁着众人慌乱之际,悄悄给赵崇使了个眼色。

赵崇心领神会,再次出列,言辞恳切:“陛下圣明,臣等绝无质疑陛下决断之意。只是这均田制推行以来,民间乱象丛生。各地衙役打着丈量土地的旗号,肆意骚扰百姓,甚至与世家发生冲突。长此以往,恐怕会引发民变啊!”

皇帝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目光转向太子,质问道:“可有此事?”

太子心中一沉,他心里清楚这是对方精心设下的圈套,可此刻却百口莫辩。“儿臣定会彻查此事,但凡有不法之徒,定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他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神色匆匆,快步入殿,单膝跪地:“启禀陛下,三皇子求见!”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宣!”

三皇子高成泽大步踏入大殿,身姿挺拔,气度不凡。他的目光在太子身上稍作停留,而后上前一步,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儿臣听闻朝堂之上纷争不断,特来为父皇分忧。” 他声音温润,却隐隐透着一丝锋芒,“儿臣以为,均田制一事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如今各方争议不休,若强行推进,恐怕会引发诸多变故。”

太子心中警钟大作,他万万没想到三皇子会在这节骨眼上出现,而且言语间明显与勋贵们站在了同一阵营。他下意识地看向皇帝,却见皇帝脸色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场围绕着均田制与皇位之争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此刻,东宫中,太子的心腹幕僚们已然得知朝堂上发生的事,正聚集一堂,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在京城的另一处,三皇子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听着三皇子的部署。

“明日早朝,你们一同上奏,全力支持弹劾太子。”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要能扳倒太子,这皇位谁当家还未可知呢……” 他话未说完,可众人都心领神会,眼神中透着贪婪与野心。

而在皇宫的隐秘角落,一位神秘人正与皇帝的贴身太监低声交谈。“陛下近日病情愈发严重,依我看,这局势怕是要大变了……” 神秘人的声音低沉沙哑,却难掩那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夜色渐深,京城的上空阴云密布,好似正预示着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席卷而来。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加紧行动,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较量,即将在这戒备森严的皇城之中,正式上演。

寒风卷着残雪,呼呼地刮过宫墙。太子府书房里,青铜兽形灯台上的烛火忽闪忽灭。

高承毅把密报重重地拍在檀木桌子上,羊皮纸上写着 “三皇子私会戍边将领”,在烛火映照下,那字迹红得有些吓人。

他心里 “咯噔” 一下,像被一只大手狠狠揪住:李焕这老东西,果然跟老三搅和在一起了!这些老狐狸藏了这么久,终于要对我动手了。

他紧紧握住腰间那块母后临终时给他的玉佩,玉佩凉凉的,却压不住他手心直冒的冷汗。他脑袋里飞快地想着,对方下一步到底要搞什么鬼。“殿下,赵崇的门生在吏部篡改流民状纸,已被暗卫截获。”

幕僚陈墨展开泛黄文书,上面朱批的 “查无实据” 四字墨迹未干。高承毅盯着那些字迹,心中涌起一阵愤怒与不屑:这些手段真是下作!他们不仅伪造均田制扰民的证据,还妄图混淆视听,把脏水泼在自己身上。可还没等他细想,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暗卫首领玄影单膝跪地:“启禀太子,王鹤龄之子王彦今日离京,随行马车装载的不是行李,而是三十箱火器。”

高承毅一听 “火器” 俩字,吓得瞳孔猛地一缩,这在大燕朝,私藏火器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

他强忍着心里的震惊,走到舆图跟前,手指在三皇子封地所在的北境上划了一下,心里马上就有了主意:看来他们等不及了,明天早朝,肯定会抛出更狠的弹劾。

突然,他转过身,一脸决然地看向陈墨:“你还记得户部那本被改过的田赋账册吗?是时候让它见天日了。这次,非得让这些上蹿下跳的小丑露出真面目不可!”

与此同时,三皇子府内,鎏金香炉飘出龙涎香的袅袅青烟。

高成泽把玩着虎符,目光落在跪伏在地的李焕身上,心中满是得意与期待:明日若能让太子当堂认罪,这皇位便稳了一半。他忽然冷笑,故意试探道:“听说太子近日在追查火器?” 表面上镇定自若,可内心却也隐隐有些不安,生怕计划出现纰漏。

李焕吓得额头直冒冷汗,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露了馅,自己可就活不成了。他强撑着镇定,赶忙应道:“三皇子您尽管放心,火器那边我都安排妥了。”

话刚出口,他又突然想起皇帝身边那个神秘人,心里 “咯噔” 一下,赶紧压低声音说:“不过陛下身边那个神秘人,有点古怪…… 暗探来报,这人每个月十五,都会在城西的破庙里,跟一个蒙着脸的人偷偷碰面。”

李焕实在摸不透这个神秘人,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坏了自己的计划,心里满是担忧,越想越害怕。

高承泽摩挲着虎符的纹路,若有所思。

他既好奇神秘人的身份,又担心这会成为横生的变数。

但很快,他便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眼神变得凶狠:“密切监视。明日早朝,本皇子要让太子万劫不复。” 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这一次都要将太子彻底扳倒。

第二天一大早,紫禁城的铜钟刚敲了七下,陆承钧迈进太极殿,一眼就瞧见往日空荡荡的廊下,突然多了两队穿着金色铠甲的侍卫。

他心里 “咯噔” 一下,明白对方已经动手了。三皇子高成泽站在文官队伍的最前头,嘴角似笑非笑。在高承毅看来,那笑容就像在笑话他输定了。

高成毅深吸一口气,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等着找机会反击。

“启奏陛下!” 赵崇出列,手中捧着一卷画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兴奋,“臣昨日收到密报,太子府私藏违禁火器!”

画轴展开,竟是太子府西跨院的平面图,标注着 “火器库” 的红圈刺目惊心。看着群臣震惊的表情,赵崇心中暗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