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仔细翻看后,喜不自胜:“方太傅有心了!朕寻了多年,今日得此珍品,真是除夕一大乐事!”
说着便让太监将木匣收好,又赏了方承业一对玉如意。
随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官员陆续上前献礼。
户部尚书呈上西域进贡的夜明珠,称“愿皇上圣明普照,国泰民安”。
吏部尚书献上江南新采的极品龙井。
兵部尚书带来边疆将领送来的罕见兽皮,件件皆是珍品。
轮到宋怀序时,他呈上一个紫檀木盒,轻声道:“臣寻了民间老艺人,用百年紫檀雕刻了‘五谷丰登’摆件,愿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皇上见摆件上的稻穗、麦穗雕刻得栩栩如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待献礼环节结束,岑晚音轻声对身旁的方承业说:“外祖父,我去更衣,顺便透透气,很快就回来。”
方承业点头:“去吧,路上小心,让太监引着你。”
岑晚音跟着引路的小太监走出太和殿,沿着宫道往外去。
雪还在下,宫道旁的宫灯映着积雪,泛着暖融融的光。
刚走到转角处,小太监被另一位太监叫走,她正想站在原地等候,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她心里一紧,转身时,沈景玄已站在她面前。
玄色朝服上落了些雪花,眉眼间带着几分冷意,却掩不住眼底的探究。
“离开太傅府这些日子,日子过得舒心?”
沈景玄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
“舒心到连自己的老师都忘了?”
岑晚音的指尖瞬间冰凉,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垂着眼道:“大人说笑了,晚音不敢忘。只是如今在太傅府,多有不便,不敢打扰大人。”
她知道,沈景玄是她名义上的舅舅,也是她曾经的老师。
可两人之间那段见不得光的过往,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每次见他,她都怕过往的事被人察觉,只能小心翼翼地与他保持距离。
沈景玄上前一步,逼近她的身前,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
“不敢打扰?还是不想见?当年你在墨渊斋跟着我读书,背不出《论语》时,是谁陪着你到深夜?你弟弟染风寒,是谁寻遍京城名医为他诊治?如今进了太傅府,就把这些都忘了?”
岑晚音的眼眶微微发红,却依旧强撑着道:“大人的恩情,晚音记在心里。只是如今身份有别,大人是当朝首辅,晚音是太傅府的姑娘,过分亲近,恐引人非议。”
“引人非议?”
沈景玄轻笑一声,指尖几乎要碰到她的脸颊,却在最后一刻停住。
“你怕的是引人非议,还是怕想起我们之间的事?”
岑晚音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慌乱:“大人!请您自重!”
沈景玄看着她这副逼急了才敢露出锋芒的模样,眼底的冷意淡了些。
却依旧沉声道:“记住,无论你在何处,我是你的老师,这身份,永远变不了。往后若有难处,不必藏着掖着,来找我。”
说完,他转身便走,玄色的衣袍扫过积雪,留下一串沉稳的脚印。
岑晚音站在原地,心跳得飞快。
直到听见小太监的声音,才勉强定了定神,跟着他往更衣间去。
等岑晚音回到太和殿时,殿内的气氛依旧热闹。
昭昭见她回来,立刻凑过来,小声问:“姐姐,你去哪了?我刚才还跟外祖父说,要是你再不回来,我就去找你了。”
岑晚音摸了摸他的头,强压下心里的慌乱,笑着说:“姐姐只是去透口气,这不是回来了吗?快吃块桂花糕,刚上来的,还热着。”
沈景玄坐在原位,目光看似落在舞姬身上,余光却一直留意着岑晚音的方向。
见她强装镇定地给昭昭夹点心,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惯有的沉稳。
宫宴散时已近亥时,马车驶回太傅府,院子里的炭火盆依旧烧得通红。
刘妈早已把点心热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