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4. 青州风云 - “考公上岸,江湖再见”[番外]

青州官场的地震,远比路遥在茶棚听到的传闻更加剧烈和深远。

王书办王知远被风隼缇骑锁拿入京,沿途皆有重兵押送,其罪状罗列详实,不仅涉及雍县漕粮亏空、私设黑窖,更牵连出多年来通过青蛟帮操纵市场、贿赂官员、甚至插手军械采购的累累恶行。铁证如山(部分得益于风隼早已掌握的线索和路遥无意中捅开的突破口),加之朝廷整顿吏治的决心,王知远最终被判处极刑,秋后问斩。其苦心经营的势力网络被连根拔起,青州户房为之一清。

青蛟帮的覆灭则更具江湖色彩。帮主陈天豪并非“暴病身亡”,而是在帮派总部被风隼高手和另一股神秘势力(疑似与面具怪人有关)联手突袭,激战中毙命。少帮主陈啸云的确下落不明,传闻其携带部分帮中积蓄,乘船出海,不知所踪。树倒猢狲散,称霸青州地下世界多年的青蛟帮,顷刻间烟消云散,其地盘和生意迅速被其他势力瓜分蚕食。

赵经历作为王知远在官面上的重要保护伞,虽未直接参与核心罪行,但也因失察、纵容等罪名被革职查办,流放千里。曾经的显赫,化为泡影。

风隼在青州的行动雷厉风行,迅速稳定了局面,将漕粮亏空案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并未引起更大的朝野动荡。疤脸头领因功受赏,但也因部下折损和账册丢失而受了训斥,此后继续带领“风隼”活跃在阴影之中,稽查四方。

至于那本引发无数风波的真实账册,以及抢夺它的面具怪人和黑毛怪物,则如同人间蒸发,再无确切消息。只在某些极隐秘的渠道中,偶有流言,说东南海疆出现了一支新的、行事诡秘的海商力量,首领常以木质面具示人,手下皆悍勇无比,且与某些海外岛夷往来密切。真相如何,已非世人所能知晓。

阿青的下落,则成了路遥心中一个难以释怀的谜团。

疤脸头领曾派人暗中查访,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且互相矛盾。有说那日之后曾在沿海某处渔村见过一个肩部受伤、眼神泼辣的少女,但很快消失;也有说东南新崛起的那股海商力量中,有一位极受首领重用的年轻女子,精于算计,手段凌厉,但其容貌性情与阿青相差甚远。

路遥更愿意相信后者。

那个如同野草般顽强、在市井底层挣扎求生的少女,或许真的抓住了一次机遇,在那片更广阔的、充满危险也充满机遇的天地里,活出了另一番模样。尽管,那或许意味着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会为他扔出肉包子的阿青。

而路遥,在风隼的安排下,已然顶着“林安”这个全新的身份,在南方的漳州府治下的一个名为“安澜”的沿海小县城,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安澜县不大,民风淳朴,以渔业和少量农田为生。这里没有江湖帮派的纷争,没有错综复杂的官场倾轧,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谁家渔船捕到了大鱼,或者县太爷又出了什么劝课农桑的新告示。

风隼给他的新身份天衣无缝——一个家道中落、前来投靠远房表叔(自然也是安排好的)的读书人,略通文墨,性情温和。那远房“表叔”是县衙里一个老实巴交的老书吏,不久后便“因病”告老,顺理成章地将“林安”推荐进了县衙,补了个户房贴写的缺。

再次端上“铁饭碗”,路遥的心境却已然不同。没有了最初的兴奋与期待,更多的是历经风波后的平静和珍惜。他完美地扮演着“林安”这个角色:做事勤恳,字迹工整,待人谦和,从不打听闲事,也绝不冒尖出头。

上班,点卯,誊抄文书,整理档案,核对鱼税、田赋单据。下班,回到租住的小院,研究一下本地食材,尝试复原一些前世记忆里的美食,或者只是泡一壶粗茶,看着庭前落叶发呆。

他依旧秉持着“苟”字诀和“稳”字诀,将“路人甲”的哲学发挥到极致。同僚只觉他为人可靠却有些寡淡无趣,上司觉得他办事稳妥却缺乏锐气。

这正是路遥想要的效果。

漳州气候温暖湿润,饮食清淡鲜美,海鲜尤其便宜。路遥很快爱上了这里的蚝烙、鱼丸和各式糖水。他甚至利用前世模糊的餐饮知识,改良了本地一种叫“土笋冻”的小吃,使其口感更佳,偶尔做了请同僚品尝,竟大受欢迎,但他坚决拒绝了一切合伙开店的建议——太出风头,不符合他的核心原则。

唯一的“奢侈”,是他托人从外地买来一些话本小说和杂书,用以打发漫漫长夜。

生活平静得如同安澜县外的海湾,偶尔才有一丝微澜。

一次,县里来了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闲谈间说起北面的见闻,提了一嘴青州巨变,感叹贪官伏法、帮派覆灭,真是大快人心。

路遥当时正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