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07.第一百零七章 夺取角色“计中计”

轮到朴哲秀时,他吸取了前两人的长处,既有演技派的控制,又努力注入了更多真实的情绪。当他读到俊英在父亲死后,独自在白桦林中那段独白时,声音里的痛苦和压抑,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围读结束后,李沧东没有当场表态,只是让大家回去等消息。但出乎意料地,他单独留下了朴哲秀。

“哲秀xi,你上次提到,在你困难时期,书包里总放着那本诗集,”李沧东状似无意地提起,“还记得是什么诗集吗?在你那样困顿的时候,还愿意带着反复阅读的诗,一定对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朴哲秀他脑海中飞快闪过李沧东电影里常出现的诗人,但决定留下破绽。

“是……《韩国现代诗选》,”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确定,带着点回忆的模糊,“绿色封皮,很旧了,页脚都卷边了。”

李沧东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但朴哲秀敏锐地捕捉到导演的眼里的疑惑之后。

李沧东忽然换了个话题,问了一个更刁钻,更触及灵魂的问题。这个问题完全跳出了剧本,直指演员对角色关系,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想象力的。

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他前面所有精心的铺垫,那个蓝色的书包,那本绿色的诗集,甚至刚才那细微的慌乱。

都是为了将李沧东的怀疑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让他提出疑问,与其他两个演员作出对比。

而现在,他需要彻底打破这个印象。

“俊英的父亲,那个矿工,死于尘肺病。你想象一下,他临终前,躺在那个破败,充满药味和煤灰味的家里,会对守在床边的俊英说什么?不是剧本里写的台词,可能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句子。

也许只是一声压抑的咳嗽,一个复杂的眼神,或者一句因为缺氧而毫无逻辑的呓语。你觉得,那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之前所有关于经历真伪的纠缠,

直指表演的核心,共情与创造力。

朴哲秀彻底愣住了。他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和想象,今生对父子之间那种爱恨交织,沉默如山的复杂关系的理解,猛地混杂在一起,撞击着他的神经。

他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努力去看那个场景,去听那个声音。

昏暗,低矮的矿工棚户区,窗户很小,透进的光线微弱,空气中弥漫着永远洗不掉的煤灰味,劣质烟草味和苦涩的中药味。

奄奄一息的父亲,瘦得像一把枯柴,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喉咙里像拉着一个破败的风箱,发出“嗬……嗬……”的声响……

他猛地睁开眼,语速很慢,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那片想象的泥沼中艰难跋涉而来:

“他可能,什么也说不出来。没有遗言。只是用力地死死地攥着俊英的手,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指甲几乎要掐进俊英手腕的肉里。

然后,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不是看向俊英,而是艰难地,固执地扭过头,看向窗外,看向远处那片被矿渣染得黑黢黢的失去了原本颜色的山坡,眼神里不是对生命的留恋,也不是对过去的悔恨,

而是像被他挖了一辈子的废弃了的矿洞一样的空。”

他停顿了一下,喉结滚动,补充了最后一个细节:“然后,他松开了手。喉咙里最后发出一种,像是苦笑,又像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叹息的嗬嗬声。

很短促。然后,一切就都结束了。”

说完这些,朴哲秀感觉自己虚脱感袭来。他不知道自己答得对不对,好不好,这完全是他基于本能理解和瞬间想象的即兴发挥,没有任何事先准备。

李沧东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那是一种终于看到了某种期待之物的眼神。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朴哲秀正在公司的练习室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白桦林中的一段独白,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李沧东导演的名字。他深吸一口气,才接通电话。

“哲秀xi,角色定了,是你。”

朴哲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喜悦冲击着他,但他强行压制住了:“导演,我……”

“你很聪明,准备得也很充分。”李沧东说道,“甚至有点太充分了。那个蓝色书包,绿色诗集,典型的的贫困少年标配,对吗?

“但是,”李沧东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难以捉摸的东西,“你最后,关于俊英父亲死亡的那个描述,打动了我。尤其是那个看向被挖空的山坡的眼神。

和那声嗬嗬的苦笑。那不是剧本里的,也不是任何表演能教你的,更不像是你能凭空编造出来的。那里面有一种对底层命运近乎冷酷的洞察。

李沧东缓缓道,像是在剥开一层层的茧:“后来,我出于好奇,让人去稍微了解了一下你出道前的情况。你确实经历过一段不轻松的日子,家里有债务,你也打工辛苦。但似乎并没有你第一次描述的那样极端和漫长。

而且,你似乎在学生时代,也并没有表现出对诗歌那么强烈的热爱?”

“我很好奇,”李沧东的声音带着探究,“你前面那些经历,像是精心穿在身上的戏服。

但你最后那段即兴的关于死亡的描述,却像是从你骨头缝里,自己透出来的感受。哪个才是真正的你?或者说,你为了钻进俊英这个角色,愿意并且能够深入到什么程度?”

朴哲秀沉默了良久,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他终于坦诚,:“导演,对不起。我……夸大了部分经历。因为我太想得到这个角色了,我觉得只有足够的惨,足够的黑暗。

才能匹配俊英的深度,才能让您相信我能理解他。”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我对表演是认真的,对俊英这个角色的理解,也是真实的。”

“我理解。”李沧东的语气出乎意料的平和,甚至带上了近乎欣赏的意味,

“演员有时候,需要一些借口,需要一个跳板,来进入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的灵魂。你前面的表演,包括你编造的经历,都说明你有很强的企图心,钻研精神和角色塑造能力。

这很重要。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你无意中或者说在某种压力下本能流露出的,对苦难本质的那种天赋般的直觉理解。那种东西,是演不出来的,也编造不出来的。它需要敏感,需要共情,需要一种对人性最低处的洞察力。”

“那个你即兴发挥出来的戏眼,那个关于父亲死亡的细节,那个破绽,”李沧东最后说,语气笃定,

“恰恰证明了你和俊英这个角色,在某种更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