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王大臣会议既立,秦易珩与秦云乔未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深知,虽暂削皇权、阻旧臣,但朝堂局势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这日风和日丽,秦易珩身着玄色长袍,头戴玉冠,神色凝重地在王府书房落座。
孙敬之与秦云乔分坐两旁,三人商议着下一步计划。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却未能驱散屋内的凝重气氛。
“孙先生,议政王大臣会议虽成,父皇对我们的忌惮想必更深,守旧派也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该如何应对?”秦易珩微微皱眉,忧虑地看向孙敬之。
孙敬之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依老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巩固朝中势力。如今虽有不少官员支持改革,可仍有一些人在观望,需想法拉拢,为我所用。”
秦云乔莲步轻移,走到桌前,微微颔首道:“孙先生所言极是。五哥,我觉得可从年轻有为的官员入手,他们大多胸怀壮志,不满旧官场陋习,想必更易接受改革理念。”
秦易珩微微点头,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七妹所言有理。不过拉拢官员,要讲究方式方法,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招人反感。”
正说着,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撩动书房帷幔。这时,书房外传来侍卫通传:“中书令孟令琛求见。”
秦易珩微微一怔,旋即脸上露出欢迎之色,说道:“快请孟大人进来。”
孟令琛迈着沉稳步伐走进书房,他身着朝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内敛。
他拱手行礼,不卑不亢:“殿下,郡主,孙先生,叨扰诸位商议大事了。”
秦易珩笑着起身相迎:“孟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来得正好,我们正为改革下一步计划发愁,孟大人素有谋略,想必能为我们指点一二。”
孟令琛谦逊一笑,在众人落座后缓缓说道:“殿下,方才在府外听闻诸位所谈,如今朝堂局势微妙,巩固势力固然重要,但也需关注各方势力动向。守旧派不会坐以待毙,陛下也必定在暗中筹谋,我们要提前布局,以防他们反扑。”
秦易珩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同:“孟大人所言极是,本王也正有此担忧。只是这布局之事,还望孟大人详细说说。”
孟令琛目光平静,条理清晰地说道:“如今殿下在朝中推行改革,已有不少官员支持,但仍有部分中立官员在观望。我们可利用这些中立官员的家族利益,与他们建立联系。比如,一些家族在商业上有所发展,而改革中的商业政策能为他们带来更大利益,我们不妨派人前去游说,让他们看到改革前景,主动站到我们这边。”
秦云乔秀眉微蹙,提出疑问:“孟大人,这些中立官员心思难测,如何确保他们不是假意投靠,实则为守旧派通风报信?”
孟令琛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笃定:“郡主放心,我们在接触时,可先给予一些小利益,观察他们的反应。同时,安排可靠之人暗中监视,若发现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而且,我们也可利用这些官员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挑起他们的内斗,削弱守旧派的力量。”
众人听后,皆觉孟令琛所言有理。
孙敬之捋了捋胡须,点头称赞:“孟大人果然心思缜密,此计若能成功,必能为改革大业扫除不少障碍。”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便各自散去,准备按计划行事。
第二日,秦易珩与秦云乔带着贺礼,来到礼部侍郎赵启元的府邸。
赵启元得知五皇子与七公主前来,连忙出门相迎,脸上堆满笑容,神色恭敬地说道:“殿下、郡主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赵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秦易珩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赵大人不必多礼,听闻赵大人喜得麟儿,本王与七妹特来祝贺。”
赵启元连忙将二人请进府中,分宾主落座后,丫鬟奉上香茗。
秦易珩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看向赵启元,笑着说道:“赵大人,近来朝中改革之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本王与七妹一心为了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推行改革,不知赵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赵启元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之色,随即笑道:“殿下心系天下,实乃我朝之幸。改革之事,自然是利国利民之举,只是兹事体大,需得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秦云乔柳眉轻挑,接口道:“赵大人所言极是。但如今国家积弊已久,若不尽快改革,恐难跟上时代步伐。我们推行的改革举措,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打破旧有的陈规陋习,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赵大人在礼部任职多年,想必也深知旧制中的诸多弊端。”
赵启元微微颔首,神色有些凝重:“郡主所言,赵某也有所体会。只是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朝堂之上,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赵某担心……”
秦易珩目光坚定地看着赵启元,沉声道:“赵大人不必担忧。本王既然决心改革,便早已做好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如今支持改革的官员众多,且百姓们也对改革充满期待。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克服重重阻碍,让改革大业顺利进行下去。”
赵启元听了秦易珩的话,心中暗自思量。他看着眼前的五皇子和七公主,只见他们神色坚定,目光中透露出对改革的执着与信心。
他深知,改革或许真的是国家的出路,但一旦参与其中,便可能会陷入朝堂的权力斗争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禁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孟令琛从偏厅缓缓走出,他微微欠身行礼,说道:“赵大人,方才在偏厅听闻诸位所言,孟某也有一言。如今改革之势,如滚滚洪流,不可阻挡。赵大人若能顺应潮流,支持改革,不仅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也能为家族带来荣耀。孟某深知赵大人家族在商业上多有涉猎,改革后的商业政策,将为家族带来更多的机遇,赵大人不妨仔细思量。”
赵启元听到孟令琛提及家族商业,心中一动。
他看向孟令琛,只见对方目光诚恳,不似作伪。
孟令琛继续说道:“赵大人,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守旧派虽有势力,但殿下与郡主领导的改革派也不容小觑。站对队伍,方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立足。”
赵启元沉思良久,终于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殿下、郡主、孟大人如此信任赵某,赵某岂敢推诿。愿为改革大业略尽绵薄之力。”
从赵府出来后,秦易珩和秦云乔的心情格外舒畅。
春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秦云乔笑着对秦易珩说:“五哥,今日多亏了孟大人,若不是他从家族利益方面劝说,赵启元恐怕还在犹豫不决。”
秦易珩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之色:“是啊,七妹。孟大人果然沉稳干练,考虑周全。此次拉拢赵启元,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拉拢更多的官员。”
孟令琛谦逊一笑:“殿下过奖了,能为改革大业出一份力,是孟某的荣幸。接下来,我们可按照既定计划,继续接触其他中立官员。”
三人正说着,忽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
只见街道上,一群百姓正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秦易珩和秦云乔心中好奇,便走上前去查看。
原来,是一位说书先生正在讲述改革的故事。
说书先生口若悬河,将秦易珩和秦云乔的改革事迹说得绘声绘色,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这位五皇子和七公主可真是大好人啊,为了我们老百姓,不惜得罪朝中权贵,推行改革。”
“是啊,要是改革能成功,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的。”
“听说他们还要继续改革呢,真希望能快点看到成效。”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秦易珩和秦云乔的耳中,两人心中倍感欣慰。
秦易珩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改革成功,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
然而,就在秦易珩和秦云乔积极拉拢官员、推进改革的时候,皇帝那边也在暗中谋划着。
皇帝坐在御书房中,脸色阴沉,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秦易珩这小子,越来越放肆了。竟然妄图进一步架空朕的权力,真是岂有此理!”皇帝怒声道。
一旁的太监总管刘福连忙躬身道:“陛下息怒,五殿下如今在朝中势力渐大,确实不可小觑。但陛下乃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何愁对付不了他。”
皇帝冷哼一声:“哼,说得容易。如今他联合了不少官员,还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想要动他,谈何容易。”
刘福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奴才倒有一计。如今五殿下不是在推行改革吗?我们不妨从这改革上做文章。暗中指使一些人,在民间散布改革的负面消息,让百姓对改革产生怀疑,如此一来,五殿下的威望必然会受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