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市场如此火爆,供不应求,党建国果断调整策略,将后续成熟的西瓜每天两千个、两千个地投放市场。
即便如此,依然是杯水车薪,往往是开门不到两小时就被抢购一空,比计划提前了好几天就彻底卖断了货。
西瓜卖光了,但市场的狂热还未平息。
党建国眼珠一转,把主意打到了数量更为稀少、口感更显清甜珍贵的白兰瓜(甜瓜)上!
这瓜在大棚里更娇贵,产量更低,党建国只拿出400个投放市场。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四九城“太太小姐”圈子的热情!
西瓜是稀罕,但略显粗犷;这白兰瓜,小巧玲珑,金皮白瓤,香气馥郁,更显精致和品味!
三四斤重的一个小甜瓜,党建国心一横,直接定价50块钱一个!比西瓜的单价还高!
消息传出,那些家底丰厚、追求生活品质的女士们坐不住了。
五十块一个瓜?只要能尝到这寒冬里的甜蜜,能在姐妹圈子里炫耀一番,值!
很快,“拥有一个民工牌白兰瓜”成了四九城上流社交圈最新的时尚标签。
甚至有小道消息传出,连大长老听说这甜瓜卖到五十块一个的天价后,看着组织上分配给他的几个瓜,都笑着摇摇头,半开玩笑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这么金贵的瓜,我老头子吃了可惜喽,留着送给宋先生,或其他德高望重的**人士做新年礼物吧,他更懂得欣赏。”
这话传到党建国耳朵里,把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从自家仓库里精挑细选了200多个最好的白兰瓜,亲自安排人悄悄给长老团和重要的**人士们送了过去
——这“广告费”得加倍付,还得主动付!
最终结算的时刻到来了。
财务科里,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厚厚的账本翻过一页又一页。当最终的数目汇总出来时,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党建国都感觉一阵眩晕,难以置信:
西瓜:总计售出超过一万个(含后续投放),实现销售收入1,030,000元!
白兰瓜:售出400个(不含赠送部分),销售收入200,000元!
总计:1,230,000元!
一百二十三万!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块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党建国拿着报表,手指微微颤抖,反复核对着数字,喃喃自语:
“这……这钱……是真的?就靠几个瓜?”
巨大的喜悦和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交织在一起。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和“把握需求创造价值”的巨大威力。
就在这时,刘飞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肉痛、佩服和“认栽”的复杂表情。
他二话不说,把一沓厚厚的钞票拍在党建国桌上:
“给!11800块!我们部里拉走的那批瓜,按市场价补的差价!咱们协议里写了的,按市价结算!”
他特意强调了“协议”和“市价”几个字,显然是被这疯狂的市场价格深深刺痛了,但也只能愿赌服输。
党建国看着那沓钱,再看看刘飞那副“割肉”的表情,真是哭笑不得。
他忍不住感慨:
“老刘啊老刘,我是真没想到,大长老这‘广告’效果……也太猛了点吧?这带货能力,简直无敌了!”
他甚至异想天开地摸着下巴琢磨:
“你说……我要不要厚着脸皮去求求大长老,给咱们的高压锅也拍个广告照片?挂锅上,就写‘大长老都说好’?”
这个念头把他自己都逗乐了,但也足见这次“西瓜奇迹”给他带来的震撼和对“名人效应”的深刻认知。
腊月二十七,民工科正式放假,嗯,提前几天放假了,现在可没那么多节假日。
安排好必要的留守人员,主要是照看实验大棚和高压锅厂的关键设备和值班表后,党建国揣着刚领到的福利条,兴冲冲地带着自己的那份“年货”准备回家了。
民工科成立时间短,采购体系尚未健全,今年的福利在党建国看来只能算“勉强及格”,但在普遍清贫的五十年代四九城,这份福利清单也足以让胡同里的邻居们眼红:
正式职工:
一只羽毛油亮的肥母鸡(能下蛋那种)、
十枚沉甸甸的红皮鸡蛋、
四个表皮带着天然果蜡、香气独特的“种苹果部长”、
四个皮薄汁多的京白梨、
一个金灿灿、香气诱人的白兰瓜(这可是硬通货!)。
股级以上干部(如党建国)额外多一个沉甸甸的大西瓜、两个白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