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秋招来得古怪,江筠一直有这个感觉。
事先毫无动静,突然便要招考,亦且从宣布到考试只有十天时间,怎么看都觉得仓促。和她有同样看法的人不少,所以近来书院里沸沸扬扬,都在议论这事。
也就因此江筠听得一个说法,书院新建的藏书馆和一馆珍贵典籍,俱都是某个贵人捐赠,那贵人只有一个要求,要自己的女儿入学。林下书院从无不经考试便能入学的先例,于是便有了这次古怪的秋招。
江筠看着江念,她似乎比前几天更瘦了,连日熬夜,眼底下淡淡的青色。心里涌起强烈的怜惜和愤怒,妹妹如此辛苦,都只为这次考试,可名额有限,若已有了内定的,妹妹还能有多少机会?“廿廿,这才秋招,可能有内定的人。”
手中的书突然变成千钧重量,江念沉默着,半晌:“姐姐听谁说的,确切吗?”
“曹姐姐跟我说的,”户部曹侍郎的女儿曹谌,她在书院的好友,曹家世居京城,消息灵通,她也曾追问那内定的人是谁,但消息捂得严实,连曹谌也不知道。江筠叹息着,又安慰妹妹,“也许只是谣传。”
谣传么?若真是谣传,姐姐也不会如此忧心。江念定定神:“没事的,又不止招录一个,我好好温习,应该还有机会。”
江筠心里沉甸甸的。这次秋招时间仓促,许多人或不知情,或来不及准备,报名的听说只有二十多个。往年春招报名一两百,招录最多只有十数个,二十多人的话,很可能只招一两个。但又怎么跟妹妹说?强打精神安慰道:“好,你好好温习,还有机会。”
心里拿定了主意,若是那人公公正正凭本事考进来也就罢了,若是学识不行,全靠关系,她必要追究到底,给妹妹讨个说法!
油灯的光焰摇了摇,半夏挑帘进来:“姑娘,天冷了,厚衣服都还没有,须得禀报太太再做些。”
回京时为了凑盘缠,冬天的厚衣服差不多都卖了,只留了两件小袄。江念点点头:“去吧。”
帘子落下来,半夏走了,江念拿着书,脑中纷纷乱乱,半天也看不进去一个字。这样子,便是坐一晚上,又有什么用呢?放下书:“姐,我今晚想歇歇,可以吗?”
“这……”江筠想说越到这时候越是要咬牙坚持,看着她心事重重的模样,终是点了头,“好,你歇歇吧。”
正屋。
王妈妈低声回禀:“三姑娘每晚都在二姑娘房里睡,熄了灯老半天还咕咕哝哝,都在讲书院的事。两个人还写诗画画,还说书院有什么算数,要三姑娘练练。对了,二姑娘还弄了个本本,说是往年的题,给三姑娘圈圈划划的,让她看什么衣镜。”
衣镜?柳氏再没听说过有这本书,想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又好气又好笑:“那是《易经》,你这糊涂行子,什么都不懂。”
王妈妈老脸一红,怕人笑话,赶紧又说了下去:“三姑娘还写字呢,满满几大张纸,我不认字,也不知道写的都是什么,要么太太去看看?”
“写的是题跋落款,”桂妈妈白日里借着送阿胶过去看了一眼,她自小跟着柳氏,识文断字不在话下,“自选那科二姑娘要三姑娘画画,应当是为那个准备的。”
柳氏点点头。这些天王妈妈一天几趟来汇报江念那边的动静,本来她颇是瞧不上,但又怕江筠藏奸,有内幕消息不告诉江维鸾,便也默许了。从王妈妈说的来看,江筠倒还好,往年的试题、给江念圈的重点,也都同样给了江维鸾,重点要读《易经》这事也说了。“还有什么?”
“今儿二姑娘好像不大高兴,”王妈妈一心讨好,搜肠刮肚想着,“散学回来就不怎么说话……”
“太太,”门外叫了一声,“奴婢有事讨太太的示下。”
是半夏,柳氏吃了一惊,桂妈妈连忙掀帘子一看,原本守门的丫鬟不知道去了哪里,半夏在台阶底下站着,方才的话也不知道她听见了没有?思忖着问道:“什么事?”
“三姑娘的厚衣裳回来时都卖了攒盘缠,天冷了没得添换,”半夏在阶下仰面,“请示太太,要不要再做些。”
“进来回话。”屋里柳氏已经听见了,应了一声。
半夏连忙进屋,柳氏皱眉问道:“回来时老爷不是给了十五两银子盘缠吗,怎么又卖衣服?”
“那半年里单是医药费就花了五十八两六钱八分,老爷太太给的钱都用光了,后面一直都是赊账,”半夏看了眼王妈妈,“三姑娘说要走了,得把账还清,所以卖了衣服。”
柳氏怔了下,恍惚想起那时候江念来信,的确提过钱不够用,但他们刚回京城,宅子要翻修,衣服鞋袜要换新,丫鬟仆役要雇,骡马车子也要买,手头实在窘迫,江念要两三回,大约也只能给上一回。她的确没细算过江念手里还剩多少。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半晌:“知道了,你下去吧。”
半夏猜不出她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也只得退出去,想起方才隐隐约约听见的言语,低着头飞快地走了。
屋里,柳氏摆手命王妈妈也退下,喉咙一下子哽住了:“把那疋潞绸找出来,给三丫头做冬衣,都怪我,我竟不知道她过得那么苦!”
“太太快别这么说,六月里寄回去那十两银子,还是太太当了陪嫁的镯子给的,这半年三姑娘的花销,差不多都是太太的体己。”桂妈妈低声劝着,“家里前些年艰难些,不过老爷既然起复了,以后三姑娘也就不用愁了。”
柳氏叹着气:“指望他?他那点俸禄还不够孝敬西院的。这些年我填进去了多少?嫁妆还剩下几个?我算是想明白了,什么寒门贵子,中看不中用!”
想当初家里也是看中江士元年轻进士,不顾江家贫寒,将她下嫁。这些年里江士元官场沉浮,她跟着受尽贫贱之苦,期间种种琐碎龌龊,生生将昔日心高气傲的大小姐,变成锱铢必较的妇人:“还是得找家底厚的,大姐儿跟三丫头的婚事,无论如何都不要这些小门小户。”
桂妈妈忙道:“刘家是七八辈子的官宦之家,太太放心吧,大姐儿肯定不会受委屈。”
“我愁的是三丫头,问了这许多天,没一个合适的,不是挑嫡庶,就是挑人物。”江维鸾还好,回京三年,借着柳家的人脉进了京城贵女的圈子,况且也正在相看刘家。江筠虽然回来没多久,但考进书院时大大出了风头,也不愁嫁。唯有江念,出身既不占优势,又在乡下待了太久,才学教养都差。柳氏发着愁,“要是这回能考上,兴许还能好找点。”
可江念,又不像是能考上的。这可怎么办?
西厢。
丝线穿进穿出,嗤嗤的轻响,江念在灯下绣着荷包。
是回京路上开始绣的,想着多做几件,回头卖了,攒点体己。哪知回来后种种情形与预想全不相同,一步一步,走到如今。
虽然知道这次考试是必输之局,但她总以为,这是场公平的较量。
世间有那么多生而不公之事。嫡的,庶的。聪明的,愚鲁的。偏爱的,无人在意的。她自知不可能考上,所求者,无非是公公平平较量一场,却原来连考试,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家里,她给长姐垫背,到外面,难道还要给那内定之人垫背?
手指上一疼,针扎到了,江念轻嘶一声,半夏恰在这时候进来,连忙上前查看:“姑娘,要不要紧?”
“没事。”血珠子圆成一点,江念胡乱吮了下,丢下荷包。
是她奢望了。其实何曾有过公平?譬如这绣活,长姐从不肯做,二姐要念书没时间做,唯独她从小就得做。她从不曾怨过二姐,但对父母、姨娘,又怎能心无芥蒂。毕竟,同样都是女儿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