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3. 第 13 章

且说王熙凤活着的时候,她总是喜欢把家里的大把银子都拿出去放款吃利。放高利贷就是以钱生钱,王熙凤也因此尝到了不少甜头。但是自从荣国府被查抄,凤姐一走了之,一些先前放出去的银子,基本上都打了水漂,也可以说是本利无归。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反倒是吃了个大亏。

但贾琏怎肯就此善罢甘休呢,而且他现在正急等着钱用。对此贾琏都有些急红了眼,于是他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一路追款甚急,最后他还真的追回了一大笔款项。经过双方最后商定,对方可以物低钱,即借贷一方以对等的价格,给了贾琏一处小房舍,外加上几十亩田地,其实贾琏最后也只是追回了凤姐对外放款的一部分。这也是贾琏现在的全部身价,两处房舍外加百八十亩的田地。

凤姐走了以后,贾琏找了个适当的机会把平儿扶了正。后来平儿还给贾琏生了一个女儿,名字叫贾娟。

平儿这个女子是极聪明和贤惠的,她能和王熙凤这么强势,且又十分挑剔的主子长期和睦相处,足以说明她有着八面玲珑的本事和女人特有的小聪慧。

现在平儿和贾琏在一起过日子,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安稳的。虽然她们的家境不似先前那般的风光和富有,但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也算是比较和睦的。因为贾琏随着年纪渐大,他的行为和举止都比先前收敛了些。而且贾琏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那么好,加之他手里没有太多的闲钱,所以贾琏现在为人行事自是比先前稳重了不少。

平儿的心里也明白,如果哪一天贾琏实在混不下去了,他们俩的日子也就算到头了,这个小家庭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平儿现在是主子,她当然要处处为这个小家庭着想。平儿明白现在自己和贾琏是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两只蚂蚱,一损具损。

这几天平儿思量再三,她打算把自己平时积攒的那些私房钱,和她的全部首饰都拿了出来,一并交给了贾琏。平儿告诉贾琏道:“你把它们都拿去当掉吧,过日子总是需要用钱的。你使用这些钱出去做个小生意,以后我们一家子人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但是不管你在外边做什么生意,一定要求个稳妥的。如果你把这些钱都赔光了,我们全家人以后只能喝西北风了,以后不会有人再给我们钱花了。”

贾琏见平儿如此识大体和爽利,他的心里不由得一热,贾琏上前抱住了平儿,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亏我妻是个贤惠和大气的女子,天底下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媳妇。我这辈子已是知足了,家有贤妻是我贾琏的命好。”

平儿一边推开贾琏的手,边说道:“我和娟儿以后可就指望你了。一家子人在一起过日子如果总是藏着、掖着,都三心二意的留着心眼儿,这往后的日子就没办法过了。你在外边做事情也要稳妥些才好呢,千万不要眼高手低的,大钱赚不来小钱又不想赚。我们现在可是输不起呢,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才是最要紧的。”

贾琏笑着应了一声,说道:“我妻说的甚是在理,咱们家里的事情,以后我都愿意听媳妇的主张。”

贾琏还能说什么呢,一个大男人混到了如此的地步,他不用媳妇的私房钱,全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贾琏心里暗想:多亏平儿是个有担当的女子,现在贾家落破了,夫妻之间才见了真情。如果平儿处处都和我留着个心眼儿,这往后的日子还真的不好过了。

又过了些日子,贾琏使用平儿的这些私房钱,他又另添了一些银子,和贾珍合伙开了一家钱荘,每年可以对外融通个几千两银子。另外贾琏还有一家小当铺,所以他和平儿眼下的日子,是不用为吃穿发愁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贾琏和平儿已经从荣国府里搬出来好几年了。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自打贾琏有了这个女儿,他却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里现在又添了一口人,此后可以热热闹闹的像一个小家的样子了。愁的是时至今日,他贾琏依然混得是一言难尽,别说光宗耀祖了,就连给贾家留下一点血脉他也没能做到。每当贾琏想起此事他都羞愧难当,心生郁闷,我将来该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呢。

为此,贾琏也时常在心里抱怨:怎么贾家的这些媳妇,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儿。她们实在是太不争气了,让我这个男爷们儿的颜面都没处放,想让她们生个男娃儿,真的是比登天还难呢。

这一天,贾琏和贾珍在一家小酒馆儿里吃酒。哥俩点了一大盘子牛腱子肉,和几盘下酒小菜,外加上一壶暖酒。二人边吃边聊,贾珍的兴致显得很高,他说:“二兄弟,去年咱们合开的那家钱荘,到了年底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这是因为和我们通生意的那几个大客户,都是我们贾家以前的世交和朋友。前几日,我听一个朋友说,现在各家钱荘通融银子的利钱,打春节以后都上调了,这对咱们来说绝对是个难得的好消息。再过几日,等咱们哥俩得了闲儿,我们也应该到一起好好地合计一下,看看咱们的钱庄放款的利钱,应该往上提高多少才合适。”

贾琏回道:“珍大哥对市面上的行情比我熟悉,你就全权代劳吧。”

贾珍拈须笑道:“只要二兄弟信任我便好。我现在又有了一个主意,我们顶多再联手干上它一年,然后咱们再另做打算。”

贾琏问道:“莫非你又找到了什么赚钱快的法子,快说出来听听。”

贾珍笑道:“我的想法是,明年我们再筹集一些银子,然后再去另开一家钱荘。这样一来,我们哥俩都有自己的钱荘,以后便可以各干各的。我觉得非得这样做不可,不然我手里的银子总是不够花。咱们男爷们过日子,花起钱来总要算计着,想想好没意思。”

贾琏听后笑道:“这样做使得,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亲兄弟明算账吗。到时候我们再好好的合计一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琏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一付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吃菜不香,喝酒无味。贾珍见状便问道:“怎么,二兄弟今儿你心里有事?只管说出来听听,看我能不能帮你,总是憋在心里头也不是个事儿呢。”

贾琏叹了一口气道:“我的事儿谁也帮不了。来,咱们还是接着喝酒吧。”

贾珍不解地问道:“这就奇了,兄弟你以前的性格完全不是这样的,你向来是能说会道,善于言辞,今儿你这是怎么了。我们兄弟一场,彼此向来不分你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二兄弟你有什么难处只管说出来才好。你刚喝了两钟酒下肚,说起话来便吞吞吐吐的,这叫人甚是摸不着头脑。”

贾琏想了一想说道:“看来我得酒后吐真言了。”

贾珍笑道:“这样做就对了,二兄弟你现在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只管讲出来,在我这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办不成的事情。”

贾琏道:“近来让我一直感到忧虑的事情是:我们贾氏家族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且后继无人。老祖宗创下的这份基业,完全落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想想就叫人感到心痛。如果是让我去参加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光宗耀祖,这就是难为我贾琏了,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可是给咱们贾家留下一点血脉,这件事情如果我都做不到,未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唉,没奈何的,我的媳妇实在是不争气。”

贾珍听后,他嘻嘻地一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难事情呢,我的二兄弟,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等会子我给你出一个好主意,这个问题便解决了,还至于把你愁成这般模样。”

贾琏说道:“这事儿随便说说还可以,做起来恐怕不容易。你该不是让我去领养一个别人家的小子吧。”

贾珍笑道:“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呢,领养的娃儿也不是我们贾家的血脉呀,我们岂能做这种赔本的买卖,花着自己的钱给别人养儿。瞧,这正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现在我已经有一个不错的主意了。”

贾琏连忙问道:“这么快就有法子了,你且说出来听听。”

贾珍笑着说道:“要说呢,这件事情确实并不难,但是二兄弟可要破费些才行呢。你去乡下买回两个小丫头来,记着要专挑那年轻和身子强些的。然后再找一处空房子,把她们在东屋里放一个,西屋里放一个养起来,这叫金屋藏双娇,给它来一个双保险。接下来,每天你只管叫家人给她们做些好吃的,哄着她们开心些。但是你千万不要忘记了,要时常过去临幸她们。我包你过不了多久,便能抱上一个大胖儿子。到时候,你把这个有福气的小丫头,收房纳了妾不就得了。”

贾琏听后眉开眼笑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完全可以试上一试,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回去之后必会照珍大哥的计谋行事,看来这姜还是老的辣。事成之后我必请你吃酒。”

贾珍嘻嘻一笑道:“小事一桩。来,咱们继续喝酒,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岂能让尿憋死。以后二兄弟无论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儿,如果是一时没了主意,只管过来找我。不要遇到个芝麻大小的事儿,便愁眉苦脸的。”

贾琏和贾珍又吃了一会酒,说了会子闲话儿,便散了。

贾琏回去之后,他果然按着贾珍给出的主意做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事情并没有像贾珍说得那样顺当。而且贾琏还为此花掉了不少的银子,贾琏在心里不快地嘀咕着:贾珍只会出这样的馊主意,现在想想好没意思。

这一天,贾琏在贾珍的家里吃酒说话,贾珍笑着问道:“二弟,上次我们在酒桌上一起吃酒时说过的那件事,现在进行得如何了?可是有了些眉目?”

贾琏回道:“还能怎么样,珍大哥说的法子完全不灵验,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那两个小丫头每日只管挑好的吃,吃饱了肚子后便是相互嬉闹玩耍,什么事情都没有替我做成。我平白的花掉了不少银子,这件事情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贾珍问道:“事情的经过倒是怎么样的?你仔细地讲来听听。”

贾琏回道:“我按你上次出的那个主意,去乡下买回了两个小丫头。她俩的身体都是没得说,我把她们养在了另一个屋里,什么家务事都没有让她们做,每日只是肥鱼大肉的让她们两个吃到饱。可是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这二人的肚子丝毫没有动静。仔细想一想不气人吗,你的这个主意太不中用了。偷鸡不成丢把米,我现在还有点心痛那些花出去的银子呢。”

贾珍拈着胡须想了想道:“噢,原来是这样。你现在也不用心急,让我仔细的再想想看,办法肯定是会有的。”

贾琏怨道:“我吃亏上当就这一遭,这件事情如果是叫别人知道了,不笑话我才怪呢,现在想想好没意思。”

贾珍笑说:“二兄弟,这话也不是这样说的,这叫好事多磨。我这里还有更妥当的办法呢,你真的不想再试一试了。”

贾琏回道:“这回我已是自讨了个没趣儿,以后还是安分些吧。吃亏上当就这一遭,我贾琏许是这么个命。”

贾珍耐心地劝道:“二兄弟此言差矣,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岂能忙三火四的就办成了这么一挡子大事儿。”

贾琏摇头说道:“这一次便够了,还想下一次呢。”

贾珍一边拈着胡须,一边笑道:“我这里还有锦囊妙计,想来必是灵验的,难道二兄弟就真的不想再试一次了?”

贾琏想了一想说道:“你先说出来听一听,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法子,然后我再做些道理也不迟。”

贾珍故作神秘地说道:“二兄弟,你可听说过在金陵的城南,有一位十分出名的老中医。他的医术甚是高明,已是祖传好几代了。经他手开出的中药方子都是祖传的秘方,堪称是灵丹妙药,必能妙手回春,说他可以包治百病也并不为过。而且这位先生的祖传秘方向来是只传男不传女,以防外姓人获得这些祖上传下来的秘方。”

贾琏听了问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我一时还是不大明白。”

贾珍微微一笑说道:“据说经这位神医开出的中药方,对生儿育女也有奇效。这位老中医在他的中药方子里添加几味中药材,女子便可以生下个男娃儿;他减去几味中药材,女子便可生个女娃儿。而且这事情还是十拿九稳的,你说这事儿奇不奇?”

贾琏听了笑道:“金陵城内果真有此神医,我以前为何不知。既是如此,我为何不试上一试呢。”

贾珍又道:“再过几日,我叫家人过去把他的详细住址打听清楚了,然后再拿上我的名贴,去把那位老中医请了来。此事关系到我们贾氏家族以后的人丁兴旺,是个十分要紧的事情呢,所以丝毫也马虎不得。到时候在那两个丫鬟当中,果真是哪一个有福气的,能生出一个男娃来,你便直接把她收了房纳了妾。此事真是一举两得,锦上添花,二兄弟你说这样不好么。”

贾琏听了顿时眉开眼笑道:“此言甚好,正合我意,也甚是使得,我贾琏岂有不试一试的道理。珍大哥确实是有些办法呢,我的事情以后都愿听从你的指点,我必依计而行。待事成之后,我还要设宴请珍大哥吃一杯喜酒呢。”

贾珍拈着胡须笑道:“你我是自家兄弟,又何必客套。传宗接代是我们贾氏家族顶要紧的大事,岂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你只管回去等着我的消息吧,此事必是一准的,这顿喜酒我是吃定了。”

贾琏在贾珍的家里厮混了多半个下午,他们又吃了一会子茶,贾琏这才喜滋滋的家去了。此时,平儿正在屋里哄着娟儿玩游戏,她见贾琏满身酒气地回来了,便随口问道:“你这是去了哪里?鬼混了这大半日。近来你越发活得潇洒了,成天家在外边胡混也不着个家。想必是把家里的老婆和孩子都忘在了脑后不是。”

贾琏赶忙回道:“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儿来,我在珍大哥家里吃酒说话来着。吃过了酒,我本想坐一会儿便起身回家。可珍大哥他说起话来,总是没完没了,又问东问西的,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坐在那里陪着他混聊。你可知道吗,现在我们贾家的亲戚都住在四面八方的,平时如果是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事儿,大家又不大走动。所以族人们一旦见了面,就亲的什么似的,说长道短的没完没了。”

平儿问道:“你们在一起都说了些什么要紧的事儿?”

贾琏回道:“珍大哥对我说,等再过一阵子我们要筹集一些银子,再另开一家钱荘。以后我们哥俩各干各的,自己经管自家的钱荘。他说现在手头儿太紧,一家钱庄赚的钱根本就养活不了两家子人。昨儿他才从贾蔷那里拿了些银子回去用,他说是要出去找别人做个什么事儿。”

平儿笑道:“珍大哥这话儿说得也对,确实是这么一个理儿,亲兄弟明算帐么。大家在一起掺合得久了,有些事情以后便说不清楚了,这样反而不好。如果真的是弄出什么差错来,到时候岂不是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么。”

贾琏叹道:“现如今出去赚钱也太难了,都是小本小利、小打小闹的,赚的是一把一利索的小钱。哪里像当年在荣国府里那样烈火烹油,锦衣玉食。出去随便的一倒腾,或是左右一倒手,这钱便赚到手了。”

平儿笑着劝道:“其实你也大可不必出去拼命的赚钱,一家人能平平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像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儿,一年吃的、用的花消放在一起能有多少钱呢。你记着,天底下的钱永远都是赚不完的。手里的钱再多,将来人走了也带不走一个子儿。”

贾琏听了陪笑道:“我媳妇是个极明白道理的聪明人,凡事都从长计议,看得也长远。不比那些贪财好利的小人,头发长见识短。说句心里话,我以前也是懒散惯了的人,现在并不喜欢出去辛苦的做事情,而且还只能是赚些小钱。现在家里有位贤惠的媳妇痛我,怕我累着,我还巴不得就坡下驴呢。”

平儿道:“一家子人在一起能和和气气的过日子,粗茶淡饭也使得。如果是像你以前那样,成天家眼馋肚饱的,我知道了断乎不会依你的。”

贾琏忙道:“我哪里会呢。现在这话又说回来了,我们手里的钱多些总不是一件坏事,心里会更踏实些,以后花起来也随意。哪个不怕以后老了没钱花、没房子住呢,到时候咱们管谁借钱去,那才是呼天天不应呢。”

平儿想了想又说道:“我们手里有多少钱便过多少钱的日子。有些男人手里的钱多了,还未必是一件好事呢。他们整日会琢磨一些歪门邪道的事儿,酒醉思□□,财迷爱赌钱。这些人折腾到了最后,还不是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贾琏回道:“以后家里有了什么要紧的事情,我都会和媳妇一起商量着办,我媳妇是个灵心慧性的人,把我们的小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给我倒一碗茶来,喝了我要赶早歇着了。这些日子我也没做什么事情,但总是觉着精神短了。”

不多一会的工夫,贾琏连着喝完了两碗茶,他便去炕上歇着了。

这时大丫头莺儿进来,她给娟儿收拾好了铺盖,又哄着她睡下。平儿自己也洗漱了,便去歇着了。此一夜无话。

又过了些日子,贾珍请到了那位老中医,并和他约定了出诊的时间。可是贾珍和贾琏一商量,觉得如果是把大夫请到自己家里,平儿见了一定会起疑心,她没准还会被吓到,因为贾琏平白无故的请大夫做什么呢。这种事情调三窝四的,一时也很难说得清楚,搞不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贾珍决定把这位大夫请到自己的家里,让大夫在这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