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6. 高楼当此夜

窗外长安华灯初上,朱雀大街上人流如织,醉仙楼雅阁内却是另一番光景:杯盘狼藉,酒香四溢,空气中弥漫着快意与恣肆。

贺知章满面红光,雪白的须发略显凌乱,此刻却更添几分名士疏狂。他握着李白的手腕,力道极大,仿佛生怕这“谪仙”飞回天上去。两人中间的地上,已倒了好几个空空的酒坛。汝阳王李琎不胜酒力,半个时辰前已被王府家仆小心翼翼地接走了。

“痛快!太白啊太白,今日当真是痛快!”贺知章拍着案几,震得杯盏叮当作响,“张子寿那张万年不变的严肃脸,最后不也变了笑脸,写了‘甲’字?他那表情,啧啧,够老夫乐上一年!”

他又满饮一大杯,目光落在侍立李白身后的卢玉生和吴十九身上。卢玉生垂手恭立,眉宇间带着温和的笑意;吴十九身材挺拔,怀抱长剑,眼神沉静如渊——

他在场外看到李白并未如准备的那样舞剑诵诗,预感不妙,想必是在进场时受到了为难。他绕到场后一打听,果然是被金吾卫扣下了剑。

正当他要与金吾卫争执时,忽然听到了贺监高呼“谪仙人”,知道李生果然如预期般夺得了魁首,说话更添了几分底气,成功取回了剑。金吾卫讪讪地捧剑模样,每次回想起都会让吴十九忍俊不禁。

贺知章醉眼朦胧,指着二人问道:“太白,你身边这两位小友,看气度亦非俗流。今日那琵琶裂帛之音,可是这位郎君所奏?”他目光转向卢玉生。

李白笑着点头:“贺监慧眼。正是我这玉生兄弟。从小便是如此,我在堂前读书,他便在廊下抚琴;我吟一句诗,他即能配一段调。此番入京,全赖他的丝弦助阵。”

“好!琴艺通神,与你诗魂相得益彰!”贺知章又看向吴十九,对方抱剑的姿势透着股内敛的锋芒,“这位兄弟……气势如岳峙渊渟,身上有杀气,是行伍出身?”

李白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暖意:“贺监说对了一半。他叫吴十九,父母质朴,未给他起大号。他虽不是行伍出身,手下功夫可也不差。”

说着,李白比划了个持剑的姿势:“他自小便随祖父习武,练得一手好剑法,性子如同出鞘之剑,锋锐不折。自我习剑起,他便是我最稳固的对手与磨刀石。”

顿了顿,李白收回目光,重新看向贺知章:“听说我要来长安夺这劳什子魁首,他俩比我还上心,死活要跟来,说是要帮忙,其实啊,怕是也想看看这长安城,究竟是怎生模样!”

李白说完爽朗大笑,卢玉生和吴十九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卢玉生谦逊地向贺知章微微拱手,吴十九则是沉稳地点了点头。

贺知章听得连连点头,眼神中流露出慈爱与赞赏:“难得!难得啊!情深义重,同行万里路!太白有友如此,是福分!来,两位小郎君,一起坐下,同饮一杯!莫要拘礼!”

卢玉生忙推辞道:“贺监盛情,晚辈心领。职责在身,不敢贪杯。”吴十九更是言简意赅:“护卫之责,不敢懈怠。”

贺知章也不强求,拍着李白的肩膀:“好!有这等忠肝义胆的挚友相伴,太白日后在长安,更当如鲲鹏展翼,扶摇九万里!”

两人又畅聊许久,从蜀中山水的险峻到长安的繁华,从陈子昂的轶事到前朝诗人谢眺。酒至酣处,贺知章再次提起“谪仙”之论,李白借着酒兴,意气风发,直抒胸臆,论及诗道抱负,听得贺知章拍案叫绝,大呼“吾道不孤”。

眼看夜色已深,陈掌柜堆着笑容,小心翼翼地躬身进来,双手呈上账单:“贺监,李郎君,小店承蒙照顾,这是今日的账目。”

贺知章笑着要从怀中取钱,却摸了个空,脸上的醉意消散了几分,继而化作一丝尴尬的苦笑。他在身上摸索了几下,脸色微变:“哎呀!定是走得匆忙,把钱袋落在杏花坳了!”

李白见状,笑着解围:“贺监莫急,今日晚辈侥幸得魁,这顿酒合该我来作东。”说着便要去拿钱袋。

陈掌柜何等机灵,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李郎君为长安添此盛事,小店蓬荜生辉!这点酒钱,小店作东,就当为贺监与谪仙人贺喜了!”

“不成!岂有此理!”贺知章一摆手,声音虽带着酒意却斩钉截铁。他扶着桌子站起身,醉眼惺忪中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老夫做东,岂有赊欠之理?更岂能让你等免单?”

他的目光落在腰间的金龟符上,这个三品官员身份的凭证正随着他起身的动作轻轻晃动,在烛火下反射出厚重而温润的光芒。

贺知章没有丝毫犹豫,伸出略有颤抖的手,干脆利落地解下系着金龟的丝绦,随手便将它“啪”地一声拍在了放满空酒杯的桌案上。

“陈掌柜!此物暂且押在你处!”

那金龟符落在杯盏之间,发出沉闷的响声。整个雅阁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陈掌柜的脸唰一下白了,额头瞬间布满冷汗。金龟符!这可是天子钦赐的身份象征,代表了秘书少监的尊贵地位!押酒账?这简直闻所未闻!

他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叩首,声音都带了哭腔:“贺监!折煞小人也!小店能沾仙气已是造化,怎敢收这等御赐之物折寿!”

卢玉生和吴十九也是神色剧震。吴十九身子一僵,眉头紧锁。卢玉生则低呼一声:“贺监!此乃信物!不可!”

唯有李白,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他看着桌上那荣耀的金龟,又看向面前这位醉态可掬却豪情不减的老人。这位老人,不惜以代表身份和荣耀的信物,只为证明他心中那份“今日痛饮之约重逾千钧”的信念,只为表达对他这位“谪仙”发自肺腑的推崇与认可!

一种滚烫的、超越了酒劲的激流在李白胸中奔涌。这一刻,名位、符信似乎都化作了浮云,只剩下肝胆相照的纯粹。

李白没有去阻止,反而放声大笑,笑声冲破楼宇。他一把拉住惊慌失措的掌柜,另一只手却高高举起酒杯,对着贺知章,朗声道:

“贺监以金龟换酒,这份豪情,这份知遇,李太白……生受了!我李白今日对天起誓,他日必当十倍奉还此酒!不!百倍!千倍!以诗文相酬,以肝胆相照,以毕生报此知遇!”他声音激昂,字字铿锵。

贺知章醉眼迷离地看着李白,嘴角扬起满足的笑容,仿佛押出去的不是金龟,而只是一枚普通的开元通宝。

他指着李白:“好!好一个‘以毕生报此知遇’!谪仙人之诺,老夫记下了!哈哈哈!值!今日,纵舍此金龟,换太白一诺,夫复何求?值!太值了!”

他又冲着已经吓傻的陈掌柜摆手:“起来!怕什么!收好!明日自有人持钱来赎!”说罢,竟似完全放下心事,身子一歪,靠在凭几上,须臾间便响起了细微的鼾声,脸上犹带着畅快淋漓的笑意。

李白看着这位睡去的忘年知己,再看看桌上那枚重逾千斤的金龟符,胸中诗情如东海潮水般翻腾不息。烛火跳跃,映照着桌上那枚金龟,也映照着两颗因诗酒而紧密相连的心灵。

贺府家仆小心接回醉倒的秘书监大人,醉仙楼雅阁内只剩下李白、卢玉生和吴十九。喧嚣散去,唯余窗外长安夜市隐隐的笙箫与雅阁内未散的酒香。李白并未醉倒,反而更加清明,他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持着自己的诗牌,指尖在泛着幽蓝微光的界面上随意滑动。

诗牌主屏被#青莲剑歌登顶第三季《大唐好诗歌》魁首##贺监金龟换酒#霸占,下面是如同奔涌江河般的评论,层层叠叠,刷新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

【《蜀道难》真乃天授!跪求诗稿拓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