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 敲打

预感不妙,谢云朔问:“蔚宁表妹,是何情况?”

柳蔚宁听谢云朔所说与姜姒给的推断不同,面上那自傲的笑容迟迟不减。

她语气娇然,话里有话。

“姜家大姑娘说这是汝窑王皖之之作,我看不对,可我说不出。想着还是表哥慧眼识珠,会看得更准一些。”

谢云朔颜色莫测,心说又是如此。

不知这样情况发生几回了。

若为着什么事探讨争议,姜姒和他总是各执一词。

往往在他觉得分不出高低胜败时,她总能从各式令人意想不到之处胜他一筹,做那赢家。

此事让京中隐隐是贵公子之首,雄心勃勃不甘示弱的谢云朔,骨鲠在喉。

从前柳蔚宁曾说过,他和姜姒八字相冲。

谢云朔原本不信这些,但经历多了,容不得他不相信。

此时此刻,经历了无数次敌对失败,谢云朔觉得,哪里是什么“相克”,纯粹是姜姒单方面地克他。

他处处高人一等,胜人一筹,偏生因为她,吃过无数次亏。

谢云朔见到姜姒这张面容,都有些条件反射地心梗。

今日,两人对这一只四方瓶各有评判,同样是谁也服不了谁。

正僵持着,无人能确定到底是谁对谁错,忽然有一列女官带着宫婢而来。

为首之人,看宫装、梳发与身佩首饰,便知是宫中有品级的掌事女官。

为首之人有品级,无需向众位少年人行礼,只俯首说:“太后娘娘见诸位品评花瓶颇有兴趣,令我来请小谢将军与诸位姑娘前去一叙。”

闻言,聚集在此处的一众公子和女郎都有须臾的紧张。

她们只不过随口一说,竟引得了太后老人家的兴趣?

众人看向姜姒和谢云朔,他们二人所说还未分出真假对错,去了太后面前,也不知谁是那识珠慧眼。

姜姒和谢云朔碰撞一眼后,更是双双眼风向天。

若是与除对方以外的任何一人有分歧,或许还会心想是自己有疏漏、有片面。

可偏偏对方是“老熟人”,那自然都觉得是自己对了。

即使自己错了,也决不能低头认输。

更何况姜姒所说,是她见过好几次的釉图,不会有错。

谢云朔也确信自己并未记错。

因此,他们二人都不见犹豫,目视前方,仪态从容。

等待真相大白,自己的判断被认可,而宿敌惜败,低自己一等的时刻。

一众人等跟着女官走向居心台,那里设了酒席歌舞,能容纳几百人同坐。

一路上,各自都与自己相熟的人走在一处。

姜姒身边是自己的朋友,萧蔷月替友愤慨:“是你说的肯定对,那柳蔚宁非要拆你的台,才又找了个由头吧?”

姜姒只简单说了两个字“做梦”,让她几位好友纷纷笑了起来。

人群中也有好奇这状况,窃窃私语的。

起初不认识姜姒的,那位贵妃甥女徐红菡,又问身边人。

“谢云朔看起来和那姜姑娘,怎么好似有旧故一般?”

她这么问,身旁人不知怎的笑了起来。

她猜得没错,若两人素不相识,只会礼节客气。

可这两个人之间,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见了对方连笑模样都没有了。

可不是有旧故吗?

那答话姑娘压低声音说:“这两位旧怨颇多,说是仇人也不为过了。”

徐红菡听了,紧绷的眉头舒展,神情重归安然,好像虚惊一场,

她嗤笑了一声:“我说呢?难怪谢小将军看了她好几眼,但是笑都不笑一下。”

姜姒和谢云朔的纠葛,其实闹得并不大。

只不过京中这些公子姑娘们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走得近,相识者众多,许多事都瞒不住。

原本以姜姒的出身和交际,与谢云朔应当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识。

就像徐红菡与谢云朔也不熟一样,很难有机会说上一句话。

可两人偏偏总是因为各式各样的意外与巧合,凑在一处,又闹得不愉快。

次数多了,身边的人也就印象深刻了。

谢云朔容貌出众,又能独当一面,未来前途无量,是京中不少适婚姑娘青睐的议亲对象。

为此人生大事,使得适婚的姑娘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可是独独姜姒,有如此容貌,却不受任何人忌惮。

因为人人都知道,即使京中无人,天下无人,谢云朔和姜姒也不会结亲。

再者,据传言,谢家有意给谢云朔聘取一位书香门第之女。

与谢家来往友善的,如太傅温大人、御史江大人、吏部尚书魏大人,都是一等一的实权高官。

这些高门大户若与谢家结亲,再加上谢家的兵权,称为珠联璧合,门当户对。

不过,到底婚事还没定下来,也从未有过换庚帖的情况,只是众家儿女都到了适龄的年龄,紧盯着这回事的人都不少。

今日在场的,无论是家中长辈看中,还是小辈自己青眼有加,看向谢云朔的目光不在少数。

若这场合是寻常的灯会花会,各家夫人没准儿会寻机会巧意提及。

可今日是太后寿诞,来赴宴者,奉承作陪,无人敢分心其它。

可是太后和皇帝见着近臣皇亲,在这样轻歌曼舞、觥筹交错的氛围里,也会提及家中小辈的婚事为话引,以示亲昵和看重。

能近身陪伴太后,坐在这居心台花厅里的,都是诸侯将相、文武大员。

谢云朔的父亲谢行修、祖父谢珺,谢家两位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在一群小辈被领到太后面前之前,正在同皇帝说话。

此朝,谢家有三位武将,为宣朝平定边疆战乱竭智尽忠。

宣朝四海升平、疆域稳定,皇帝赵霈继任为帝以来十年盛世无战乱,谢家人功不可没。

可在皇帝一副笑模样,问起谢父谢云朔的婚事时,坐在另一侧,原本有意与谢家结亲的太傅温大人,与其夫人对视一眼,心生不妙。

国家盛世,皇帝仁慈宽正,可是君无弱虎,皇帝这一声发问,让温太傅慌了神。

因为,皇帝应当知道这两家有意结亲。

谢家长子谢云朔,弱冠成年,正是娶妻成家立业的年纪。

温太傅膝下长孙女,也即将及笄。

天时、地利、人和,门当户对,武将与文臣结亲,双双家族受益,秦晋之好,互惠互利。

温太傅若将长孙女嫁入谢家,这亲事珠联璧合,谢家满意、温家满意,可皇帝未必满意。

他明知此事,却当众询问,看似是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