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在江阴县府里,有一个名叫孟祥礼的文职,他已是年近50岁的人了。孟祥礼为人甚是忠厚,办事也很稳重。他虽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过什么名次,但是他的文章写得极好,而且孟祥礼的书法写得同样是十分的漂亮,他堪称是江阴县城里的第一书法大家。知县大人的文稿,或是城里百姓的各种安民告示,都是由他来执笔书写的。就连县府大门前的那几个《江阴县首府》的正楷大字,也是由孟祥礼亲手书写的,字字苍劲,气宇流畅,看其字便知其人品。
孟祥礼人品端正,教子有方。他膝下有一独生女儿,名子叫孟金凤,她今年芳龄刚好是一十有八。金凤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远近时常有官宦人家,或是富商子弟前来向她提亲,但来者均被孟祥礼夫妻给婉言回绝了。
孟家的这位千金小姐相貌出众,才智过人,明眸皓齿,身材苗条,且知书达理。孟金风的棋、书、诗,和画样样都好,她可谓是远近闻名。孟家在江阴县内共有两处房宅,和几百亩田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甚是滋润富足。
贾兰现在虽然已是一位官阶为四品的大员,但是上面还没有给他安排新的职位,新官的任命状正式下达还需时日。贾兰正好在家里过上一段比较悠闲的日子,他每日不是访亲拜友,便是在书房里读书写字。
前段时间曾有媒人到贾府里,专门来替孟家向贾兰提亲。李纨听了女方家里的条件后很是满意,她甚至已当面允诺了这门亲事。只是因为那些日子贾兰的公务太过繁忙,竟将此婚姻大事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
这几天正赶上贾兰闲在家里,两家子人又开始重新商议结为亲家的事情,最终双方当面达成了共识男婚女嫁,两家愿结为百年之好。过了些日子,贾家又郑重其事地往女方家里送去了不少彩礼,包括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衣物器皿,赤金白银等一应俱全,最后双方定下了婚约和大婚的日期。贾孟两家已经商量好了,只等着吉日良晨一到,便为二位新人举办新婚大典。
这些日子,李纨和家人在知县官邸里忙得不亦乐乎,她一边叫人收拾出了婚房,又忙着给一些亲朋好友捎去口信,邀请大家届时前来参加贾兰的大婚盛典。这其中包括了李纨的娘家人,王夫人也收到贾兰即将完婚的报喜贴子。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桂花飘香。孟贾两家先前选定的吉日良辰已到,两位新人的大婚仪式将如期在知县官邸里举行。这一天真是吉星高照,大喜临门,两家子人都欢天喜地的忙活着承办喜事。知县官邸的大院里和洞房早已被家人装饰和布置得精巧华丽,喜庆温馨。现在这里已是万事俱备,只等着一会接亲的轿子一到,大婚典礼便正式开始举行。
此时在贾府的大门口处,老早就围挤着一大群父老乡亲在那里看热闹。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天的这位新郎官可不一般,他是本县有史以来最年轻有为的知县大人。可以说这种热闹喜庆的场面,在江阴县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也不为过。
吉时刚到,一乘迎接新娘的红色喜轿便来到了贾府的大门口。一时间鼓乐齐奏,笑声四起,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的说笑声和掌声,新婚喜庆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新娘乘坐的喜轿刚刚进了贾府的大门,另有六对红色喜庆的宫灯紧随其后也到了,随后它们在院内的道路两边摆开。再接着便是六个笑容满面的年轻女子,她们每个人的怀里都抱着一个娘家陪送的彩礼包,几个人走进了院子里,分别站在了红色婚娇的一旁,她们各个都面带喜色。
新郎官贾兰今日一早便身着新婚礼服,亲自乘坐礼轿将新娘从娘家接回到贾府。此时贾兰满心欢喜,容光焕发,他面带微笑朝欢呼的人群不时地摆手示意。
这时一个年轻的女傧相走到新娘的喜轿旁,上前打起了轿帘,她小心地搀扶着新娘出轿。只见那俊俏的新娘真是千娇百媚,佩金戴翠,锦簇花团,莲步珊珊。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女子大声喊道:“新娘美新郎悄,二人婚后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大宝宝。”众人听了一阵哈哈大笑。
随后,女伴娘搀扶着新娘子,婚礼的司仪引领着一对新人来到新婚大堂里拜天地。大厅的门两旁有一付对联云:好景良辰携手盼,珠联璧合此生愿。二位新人先是拜过了天地。他们又转过身来向李纨拜了三拜,这时新娘子孟金凤上前改口管李纨叫了一声“妈”,李纨随手将一个红包递给了新娘。接下来二位新人又对新娘的父母拜了三拜,最后,则是他们夫妻对拜。
随后,新娘子被女伴娘搀扶着领入洞房,新娘坐帐,新郎官迫不及待的上前揭下了新娘的盖头。这可真是新郎英俊潇洒,仪表堂堂,新娘粉面桃腮,羞涩妩媚。这二位新人可谓是才子配佳人,甚是般配,他们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儿。这时,女伴娘缓缓地退出,二位新人相拥而坐,他们悄声细语,唧唧我我。晚些时候,他们将在这间婚房里共度良宵美景。这里自不必细说。
接下来,在贾知县的官邸里,举办了隆重喜庆的新婚酒席。各位亲朋好友、江阴县城里的大小官吏,和各界名流都如数到场庆贺二人的新婚大典,大家频频举杯,痛饮喜酒,祝愿一对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早得贵子,白头偕老。大家坐在一起痛快地吃着喜酒,有说有笑,场面十分的喜庆热闹。
前些日子,王夫人已事先得到了贾兰即将完婚的好消息,她的心里自是十分欢喜。王夫人还特意指派宝玉带上了几个家人,亲自到场贺喜和吃喜酒,并带来了礼金。今日到现场来参加贾兰婚礼的贾氏族人当中,除了宝玉和宝钗外,还有贾琏、贾珍、贾蔷、贾环、薛蟠,和贾芸等几个族人。另外李纨的娘家也派人参加了今日二位新人的新婚典礼仪式。
贾兰在婚房里和新娘说了一会悄悄话,便起身去宴会大厅里和各位亲朋好友打一声招呼,一起吃一杯喜酒。
此时,新娘子孟金凤正由两个娘家陪嫁过来的小丫鬟陪伴着,她们几个人坐在婚房里带笑叙话。那个叫春雁的小丫头笑着说道:“大小姐,现在该是我们改口的时候了,以后我们该称呼你知县大人的太太才是呢。”
金凤听了责怪道:“死丫头,顶数你会油嘴滑舌的。”
另一个叫素梅的丫头平时做事情会相对稳重些,这时她端过一杯热茶来,笑着说道:“新娘子快喝一杯热茶吧,该好好地歇一会子了。我们从早晨到现在已经不停地应酬了多半日,甚是难为了我们的新娘子,身子早已疲乏了不是?”
金凤接过了茶杯笑道:“我正渴得多呢,还是素梅姑娘知道我的心思。”金凤一边说着,便连着喝了几口茶下去。
春雁见了,笑道:“还是素梅姐姐的眼里有活儿,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金凤笑道:“素梅平时干活手脚勤快,做事情也肯用脑子,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你春雁只是嘴皮子上的工夫,做事情粗心大意的习惯了。”
春雁笑道:“我们几人来到这边,以后不管大小姐几时恼了,怎样骂我都使得,只是别叫夫人知道了就成。夫人一直以来都对我很好,我可不想惹她不开心。这次大小姐出阁,夫人还特意叫我跟了来,她这是明着瞧得起我,我可要给她长些脸才好呢。”
孟金凤听了感叹道:“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母亲一步,今儿我嫁了人,心里头倒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母亲回到家里后,她必会时常挂念我的。我嫁了人家,对母亲的闪失可是不轻呢。”
素梅则是在一旁不停地劝道:“今儿可是个大喜的日子,新娘子必要开心些才好呢。每个姑娘家迟早都是要嫁人出阁的,只要是运气足够好,能嫁给一个好人家,往后的生活就有着落了,一辈子都会过得开开心心的,父母见了也会喜欢的。”
金凤想了一想说道:“还是素梅姑娘说的这些话在理,但愿如此吧。”
这时新郎官贾兰已走出了新房,他一径来到了举办酒席宴会的大厅里。贾兰这是要去和参加婚礼的各位亲朋好友打一声招呼,当面感谢各位宾客的光临和捧场,并和大家在一起吃一杯喜酒,好好的乐一乐。
贾兰先走过去向孟金凤的父母敬了一杯酒,并说道:“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首先要感谢令尊大人养育了金凤这么一个聪明贤惠的好女儿。我祝福岳父和岳母大人的身体安康,寿比南山。”
孟祥礼笑着回道:“今天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日子,我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以后你们的小日子如能过得团圆美满,和和气气的,那是最好不过了,这是我们做长辈的最想见到的。”
贾兰笑着说道:“今日我和金凤结为夫妻,这必是前世修来的姻缘,我一定会珍惜这一切的。金凤嫁到了我们贾家,她以后的生活必会是十分开心和美好的,二位令尊大人只管放心好了。”
金凤的母亲说道:“金凤这孩子以前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她被我们娇惯得很不成样子,有的时候她也很是任性。今日金凤出阁成亲了,我还真的有些放心不下呢,你们以后好歹要多担着些才好呢。”
贾兰听了笑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好说呢。我们一定会善待金凤的,这个岳母大人只管放心好了。”
孟祥礼在一旁笑道:“真是妇人之见,我们的女儿嫁给了年轻有为的贾知县,如今他已是朝廷的四品大员,你打着灯笼满天底下也找不到这样的好事呢。金凤现在住进了知县官邸你还不放心,你倒底是想怎么样呢。”孟祥礼的一番话把大家都给说笑了。
贾兰随后又走到宝玉的身边,和几位族人坐在一起,开心的连着吃了两钟酒。大家在一起开心的连说带笑,亲情十分厚重,贾兰含笑道:“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我看见你们几位族人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参加我的婚礼仪式,特意前来为我捧场,就别提我的心里有多么开心了。今日见了你们几位在这里吃酒席,我的心里立马便踏实了许多。”
宝玉笑道:“侄儿新婚大喜可喜可贺。我侄子这几年终是发达了,高官厚禄,紫袍加身,现在已是朝廷四品的大员,实在叫人羡慕不已。现如今又娶了一房美妻,成家立业,封官进爵,真可谓是人生圆满春风得意了。老爷和太太在家里听说你们新婚大喜,他们的心里甚是欢喜,特意指派我到场来吃一杯喜酒,代她们道一声喜。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族人都跟着风光呢。”
贾琏也在一旁笑道:“兰哥儿今日娶回了一位漂亮贤惠的好媳妇,这可真是一生一世的好运气。现如今又做了大官,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八面风光,我等皆自愧不如,倍增汗颜。兰哥儿如今富贵了,又被上头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我们这些族人见了也都很开心。只是你以后可千万别忘记了我们这几个穷亲戚才好呢。”
贾兰听后笑道:“琏二爷把问题说得严重了,我贾兰哪里会六亲不认呢,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得同姓一个贾字。以后你们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只管过来找我好了。”
贾珍在一旁笑道:“兰哥儿如此说话,我们便不虚此行了。来,我们大伙再合吃一杯喜酒,都沾沾兰哥儿的喜气。”
在另一张酒席桌上,李纨正和金凤的父母说话呢,这时丫头素梅陪着新娘子走上前来,给大伙敬了一钟喜酒,宝钗见了笑道:“这新娘子还真是个大美人呢,兰哥儿甚是有眼力,大嫂子也真是好福气。这样的好媳妇,天下哪里找去。”
李纨听了笑着回道:“什么事情都是个缘分,兰儿如今做了官,现在又娶回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辈子也该知足了,还想怎么样呢。”
宝钗笑道:“大嫂子这些年的辛苦付出,现在终于有了回报。人这辈子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这就是苦尽甜来。”
金凤的母亲笑道:“新郎官年轻有为,他的前途必是不可限量的。我们两家今日结成了亲家,只能说金凤这孩子的命好。人生在世,凡事都有个定数。”
孟祥礼道;“恭贺二位新人喜结良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