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69.潜伏的危机

“山海脊线”贸易路线的开辟,如同在联盟沉寂的血液中注入了一股富含氧气的新流。

老楼交易站的日光市集拱顶已然封顶,巨大的强化聚合物穹顶过滤着灰蒙蒙的阳光,洒下相对柔和的光线。

市集内人流如织,联盟鞣制的兽皮、新烧的陶器、坚韧的木材构件,与海潮城带来的雪白鱼干、晶莹海盐、色彩斑斓的贝壳工艺品,在讨价还价声中流转不息。

空气里弥漫着烤面包的麦香和炖煮鱼汤的咸鲜,以及一种久违的属于安全交易的安稳气息。

集居塔楼的框架上,工人们正铆接着预制的合金墙板,叮当的敲击声如同希望的鼓点。

赵安宁站在新落成的生态委员会观察室内,这里视野极佳,能俯瞰大半个交易站和远处正在规划中的“静思园”雏形。

墙壁上,那幅森林生态地图占据着核心位置,在精心装裱后更显庄重。

她刚与索伦森通过加密信道简短交流了下一次联合科研小组的行程——目标是研究如何将森林中发现的几种高吸附性苔藓,应用于海潮城海水淡化系统的生物膜预处理环节。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有序互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这份看似稳固的和平之下,一丝难以察觉的寒意,如同潜伏在暖流深处的冰针,悄然刺破了表象。

最初的异样,出现在“河谷”农场。

“赵妹子…最好还是由你亲自来看看刘老…”通讯器里,王婶的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恐慌,背景音里是压抑的咳嗽和孩童的哭闹。

赵安宁赶到“河谷”临时医疗点时,心猛地一沉。

不大的空间里挤满了病患。

刘老躺在简陋的担架上,原本红润的脸庞此刻灰败如纸,眼窝深陷,呼吸急促而微弱,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拉风箱般的嘶鸣。

旁边几个负责育苗棚的壮年农夫情况稍好,但也脸色蜡黄,额头布满虚汗,眼神涣散,手臂无力地垂着。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个孩子,他们蜷缩在母亲怀里,发着低烧,不时发出意义不明的呓语,身体微微抽搐。

“什么时候开始的?”赵安宁问询。

“就…就这几天。”王婶照答,“先是刘老,说浑身没力气,头晕,以为是累着了。接着是负责新引种海藻试验田的几个小伙子…”

“昨天起,孩子们也…症状都差不多,没力气,发烧,说胡话…用了退烧药和抗生素,一点用都没有,病情反而更重了。”

她指着刘老,“刘老今早还…咳血了。”

赵安宁蹲下身,仔细观察刘老指甲下的微循环,又翻开另一个人的眼睑查看。

不是已知的辐射病症状,也不是常见的废土传染病。

这种虚弱、精神恍惚,伴随呼吸道症状和不明原因的神经反应……透着一股陌生的邪性。

“立刻隔离所有出现症状的人员,接触者隔离观察。”赵安宁站起身,命令斩钉截铁,“通知灯塔医疗组,最高优先级,所有样本,空气、水源、土壤、病人□□,全部进行超常规筛查。”

警报,以比瘟疫更隐秘更迅捷的方式在联盟内部传递。

要塞、铁砧据点、湿地集落…短短数日,零星但相似的病例如同滴入清水的墨点,开始在各个据点悄然扩散。

患者无一例外地出现渐进性的虚弱、精神萎靡、间歇性低烧,部分伴随呼吸道刺激症状和轻微的中枢神经紊乱,如短暂失语、幻听或肢体不自主抽动。

联盟引以为傲的建立在丰富抗辐射和抗变异病原体经验上的医疗体系,在它面前束手无策。

常规药物石沉大海,病情却在缓慢而坚定地恶化。

一种无声的恐慌,开始在刚刚复苏的秩序下弥漫。

要塞深处,生物实验室。

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

惨白的无影灯下,巨大的隔离观察窗内,一只作为实验样本的辐射鼠正蜷缩在角落,原本活跃暴躁的它,此刻却显得异常萎靡,灰褐色的皮毛失去光泽,呼吸急促,细小的肢体偶尔抽搐一下。

旁边复杂的仪器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各种分析数据流。

上了年纪的老学者头发凌乱,眼白布满血丝,死死盯着主屏幕。

沈槐站在一旁,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出现残影,调动着系统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

“血液分析…无已知病原体,组织切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因序列扫描…无异常插入或大规模突变。”老学者的声音带着挫败,“所有常规指标…都指向生理性疲劳,可这症状…这进展速度…绝不正常。”

“空气悬浮微粒分析有异常。”小沈突然道,他调出一个不断闪烁红光的子窗口,“捕捉到一种…从未记录过的惰性纳米级微粒,浓度极低,分布异常均匀。正在解析其元素构成…”

赵安宁站在观察窗前,冰冷的视线扫过屏幕上那被放大了数百万倍的如同深海浮游生物般缓慢运动的诡异微粒模型。

“载体?”她的声音没有波澜,却让实验室的温度骤降了几度。

“就像…一个微小的特洛伊木马。”小沈的声音带着发现真相的激动和随之而来的寒意,“硅基外壳让它能抵抗常规空气过滤,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规避部分辐射和化学消毒剂的破坏,核心结构…我们现有的设备无法完全破译,但它能…能吸附在肺泡黏膜上,并极其缓慢地释放某种…神经活性物质。就是这东西,像慢性毒药一样,干扰着神经系统和基础代谢。”

“来源呢?”赵安宁的问题直指核心。

“微粒浓度在‘河谷’新引种的海藻试验田、要塞新开辟的居住区通风口、以及…老楼交易站海潮城临时货品仓库周边,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小沈调出三维浓度分布图,几个刺眼的红点如同恶疮般标注在地图上。

“海藻…通风口…仓库…”老学者喃喃道,猛地抬头,“这东西…是跟着‘山海脊线’来的?”

实验室陷入死寂。

这个推测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发现线索的激动,只剩下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信任危机。

海潮城?

是意外携带的污染物?还是…处心积虑的投毒?

赵安宁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扫过浓度分布图,扫过隔离窗内萎靡的辐射鼠,最终落在屏幕上那诡异的微粒模型上。

她的左手下意识地按在腰间合金短刀的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没有确凿证据前,停止一切指向性猜测。”她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冰冷而清晰,“王婶,集中所有重症患者到隔离病房,启用生命维持设备,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命体征。灯塔医学研究组,全力钻研这种微粒的抑制或清除方法,重点尝试物理吸附和高频共振剥离技术。”

她的目光转向小沈和一脸凝重的陈英:“陈英,你负责内部。排查所有近期新增物资来源,尤其是海潮城输入品,进行微粒痕量级筛查。监控所有人员流动,特别是与海潮城有直接接触的人员健康状态。稳定人心,消息严格封锁在核心层,对外宣称是新型废土流感变异株,正在积极防治。”

“小沈,”她的视线最后落在技术官身上,“调取贸易路线沿途所有据点、哨所的环境监测数据,时间跨度覆盖‘山海脊线’开通前后三个月。重点分析微粒浓度异常的时空轨迹。启动系统最高权限,这东西到底是从哪里‘飘’进来的。”

命令如同精密的齿轮瞬间咬合。

联盟这台高效的机器,在和平的表象下,再次为生存而全速运转起来。

只是这一次,敌人无形无质,藏匿于呼吸之间。

---

接下来的日子,联盟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中艰难前行。

表面,交易站依旧熙攘,集居塔楼的建设稳步推进,与海潮城的贸易按计划进行着下一批物资的交接,双方技术人员仍在“技术交流区”热烈讨论着联合项目。

索伦森发来的加密通讯依旧定期抵达,关切地询问着联盟“流感”的防控情况,并主动提出提供海潮城储备的几种广谱抗病毒制剂。

一切似乎风平浪静。

水面之下,暗流汹涌。

要塞最高等级的隔离病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刘老和几位重症患者躺在维生舱内,身上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管线,生命体征监测仪发出规律而微弱的嘀嗒声,如同生命的倒计时。

他们的脸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铅灰色,呼吸依赖着机械的辅助。

王婶这段时间常常守候在观察窗外,眼窝深陷,仿佛几天之间苍老了十岁。

灯塔实验室灯火通明。

老学者和小沈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各种仪器发出高负荷运转的嗡鸣。

针对那种诡异微粒的清除实验一次次失败:强效过滤器会被其硅基外壳堵塞;

高频超声波能短暂震落部分微粒,却无法阻止其再次吸附,反而可能加速核心物质的释放;

针对其核心结构的化学溶剂在模拟实验中甚至引发了更剧烈的神经毒性反应…...

希望如同指间沙,不断流逝。

陈英的情报网络高效运转,如同最精密的筛子过滤着联盟内部的每一粒尘埃。

对海潮城输入品的痕量筛查结果令人沮丧——在几批密封的鱼干和海盐中确实检测到了极微量的同类微粒,但浓度远不足以解释“河谷”和要塞居住区的高污染水平,更像是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沾染。

接触人员筛查也未能发现明确的传播链。

源头,依旧隐藏在迷雾中。

唯一的突破口还在沈槐那里。

巨大的全息沙盘在指挥室亮起,代表着“山海脊线”贸易路线的蓝色光带横贯东西。

无数细小的光点在沙盘上亮起,代表着沿途各据点、哨所、甚至是安装在磐石号上的高敏环境监测器传回的微粒浓度数据。

时间轴在沙盘上方快速滚动。

“看这里!”小沈出声,手指猛地点在沙盘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那是贸易路线中段,一片被标注为“永带”的广阔区域,地图上显示为旧时代巨型工业城市的连绵废墟。

“在贸易路线开通后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微粒浓度在‘永带’边缘的几个废弃监测点,出现了短暂异常的尖峰,峰值远超背景值,而且…呈现规律性间隔。”

他将时间轴暂停在第二十一次尖峰的位置,放大那片区域。

“尖峰出现的位置…不在贸易路线上,而是在路线以北,深入‘永带’废墟约十五公里处,一个代号‘旧城气象观测站’的废弃设施附近。”

“尖峰之后,微粒的扩散轨迹…”他用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淡红色气流模拟轨迹线,“…顺着当时盛行的东南风…正好…覆盖了‘河谷’试验田和要塞新开辟的下风口居住区,时间点完全吻合。”

指挥室内一片死寂。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淡红色的、如同毒蛇吐信般的气流轨迹线上。

规律性的尖峰…精准的扩散方向…这绝非意外污染。

这是一次次有预谋的利用气象条件进行的远程投放。

“‘旧城气象观测站’…”赵安宁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眼中寒光乍现。

她的系统视野瞬间调出关于这个废弃设施的寥寥信息:旧时代用于工业污染监测,拥有高度自动化的采样塔和数据处理中心,深埋于“永带”核心区。

好一个‘气象观测’。

陈英的声音带着冰冷:“‘永带’是出了名的死亡之地。盘踞着某种因工业污染和辐射高度变异的掠食者族群,地形复杂如迷宫,电磁干扰严重,信号极差。能在那种地方建立据点并操作这种投放的…绝非寻常掠夺者。”

赵安宁没有应声。

她走到全息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个标注着“旧城气象观测站”的光点上。

“目标确认。”她的声音平静,“陈英,调出‘永带’所有已知情报,尤其是‘旧城气象观测站’的结构图残片和变异物种族群的习性报告。”

“小沈,启动系统‘静默潜行’协议,最大功率屏蔽我们行动区域的信号泄露。准备最高等级的环境防护装备,重点防御微粒侵入。”

“孟勐、小徐、李锐,十分钟内,全副武装,磐石号底层出击区集合。”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沙盘上那条致命的红色轨迹线上。

“我们去拜访一下这位藏在‘永带’深处、喜欢‘播撒礼物’的邻居。看看他们那‘气象观测站’里,到底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阴雨’。”

磐石号庞大的身躯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融入阴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