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72章 伏兵对伏兵,谁才是黄雀?


翌日,夜。
白日的喧嚣与砲石的轰鸣沉寂下去,白日的暑气渐渐**风吹散。
这个夜晚,日月无光,浓墨般的黑暗笼罩着夏口。
时近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夜色已深,正是人困马乏之时。
夏口水门处,几条沉重的铁链被无声无息地放下。
孙权亲率的万余江东精锐,如同暗流般悄无声息地通过水门,并潜伏于在城外的周瑜水寨之中。
整个过程异常安静,只有江水拍打船舷的细微声响,以及偶尔传来的、被军官低声压抑的呵斥。
这沉沉的黑夜,此时成了孙权最好的掩护,夜色不仅遮蔽了天地,也暂时屏蔽了刘琦设置在望江岭上荆州哨所的监视。
而此处水域仍在江东水军的掌控之下,荆州斥候的轻舟快船难以渗透,确保了孙权此次行动的隐蔽与安全。
而孙权潜伏在这座水寨,在既能确保孙权此次行动的隐蔽,又能在时机到来时,借助寨中战船沿江而上迅速扑向荆州大营。
待万余精锐尽数进入水寨潜伏好后,孙权一身戎装,按剑立于一艘战舰船头。
孙权望着望江岭的方向,尽管在浓夜里根本看不见其轮廓,但孙权眼中却依旧闪过一丝愤懑。
每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都要像做贼一样,都要等着入夜后偷偷摸摸进行,让孙权心中很是不爽。”
而这一切,在孙权看来,都要怪那该死的望江岭,以及那个叛投刘琦后、据说正亲自驻守在上面的叛将宋濂!
正是此人像眼睛一样时刻盯着夏口的一举一动。
“哼!”
孙权冷哼一声,握紧了古锭刀的刀柄,“待今夜踏破刘琦大营,明日我定要亲上望江岭,活捉宋濂此獠!定要将此獠千刀万剐,方泄我心头之恨!”
身后侍立的韩当、潘璋等将校感受到主公话语中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皆屏息垂首,不敢多言。
“主公,各部已按计划进入预定位置潜伏完毕。”韩当压低声音禀报。
闻言孙权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与憋屈,目光冰冷看向荆州大营。
个人的荣辱暂且放下,孙权只等,只等北门瓮城处杀声一起,便立即挥军突袭荆州左营,与黄盖里应外合,建立不世之功!
“传令下去,全军噤声,耐心待机!”
“诺!”
孙权身后众将齐声应道。
而与此同时,荆州大营,中军帐内,灯火通明。
刘琦正对着沙盘做最后的推演,诸葛亮与庞统分立两侧。
他们早已料定周瑜必有后手,江东大军今夜必定来袭。
只是不知来的会是孙权,更不知孙权已经率领万余精锐已经悄然潜伏在水寨之中,只待时机到来。
“孔明!”
刘琦抬头看向诸葛亮,“王朗、宋濂二部可已埋伏到位?”
诸葛亮轻摇羽扇:“半个时辰前已传来讯号,两部皆已隐蔽妥当,只待江东主力来袭,便可断其归路。”
庞统嘿嘿一笑,那略显滑稽的脸上满是算计得逞的快意:“周瑜此刻,怕是还在做着瓮中捉鳖的美梦呢!”
刘琦满意地点点头,正欲再说,却见诸葛亮眉头微蹙,目光再次落向沙盘上象征夏口北门的那块木牌,沉吟不语。
刘琦见诸葛亮神色有异,心头顿时一凛。
作为穿越者,刘琦太了解眼前这位羽扇纶巾的军师了。
后世史书典籍中关于诸葛亮算无遗策、一生唯谨慎能让诸葛亮这般欲言又止的,必定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疏漏。
是以,刘琦当即坐直身子,语气凝重地追问:“孔明,还有何不妥?”
诸葛亮羽扇轻点夏口北门的位置,声音沉静:“主公,此计有一处关窍,我等险些疏忽。”
“还请孔明细言!”
刘琦连忙说道。
“主公,亮方才细思,发现我等在排兵布阵时,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只安排了伏兵,却忘了派那支必须前去'中计'的偏师。”
诸葛亮见刘琦神色一凛,继续清晰地说道:
“主公令王朗、宋濂二部转入山林设伏,此计甚妙,然则,周瑜在北门张网以待,等的便是我军偏师入城。若子时一到,北门外空无一人...”
诸葛亮的话音微微一顿,才缓缓道出后果:“周瑜见无人入彀,立时便会明白此计已泄。届时非但不会按计划发动袭营,只怕黄盖在左营也会立即蛰伏。我等布下的所有后手,便将尽数落空。”
诸葛亮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瞬间点醒了沉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