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3. 不期而会(三)

南乡长公主的车稳稳地停下。

安平寺坐落于西郭,寺外种了大片的松柏,四季常青。因为是尼寺,香客也大都是女子。

方孟春挽着方媛走进讲殿,见到许多前世今生熟悉的身影:有名家女眷,也有王妃公主。

今日这里还有穿着朴素的贫家妇女,平常并不会有交集的人汇聚在了一处。

然而京畿寺庙林立,往常安平寺可从未这般热闹。

想来是因为今日比丘尼宝善要在此讲经,才有门庭若市的景象。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方媛才特意邀请方孟春外出的。

方媛对佛法了解不深,但也听过宝善法师的大名,她又以为方孟春格外痴迷佛法,一得知宝善要在安平寺讲经,就想着叫侄女出来走走。

宝善少年出家,年轻时就小有名气,后来深受先太后和先帝器重,自此扬名海内,甚至先帝的废后也曾拜宝善为师,如今的皇帝方绪也十分敬仰她。

方媛身为先帝亲妹,体会过宫廷内的权力斗争,最知晓其残酷之处,故而也希望方孟春可以多结交些人脉,以求多份自保的能力。

今日她们来得还算早,宝善法师还没来。众人都在轻声细语地谈天,方孟春也就顺便和方媛聊了些佛法。

直到一个比丘尼从屋外走了进来,呢喃细语瞬时间纷纷停止。

方孟春以前只远远地在开阳寺见过宝善一面,却也能一眼看出这位并非本人——宝善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了,而这位比丘尼顶多四十岁。

她揣摩着来人的身份,却见身旁的方媛轻轻哼了一声,似有不满。

方孟春问:“姑母是认识这位尼师么?”

方媛不屑道:“那是萧云仪,安平寺就是为她而建的。”

方孟春从未听过云仪这个名,可既然知道了姓氏,又有了方媛的态度,便也很容易就猜出了她的身份。

柳智仁的母亲,萧夫人,萧云仪。

其实方孟春早就听说过柳智仁家长辈的恩怨了。

柳智仁的父亲柳淑本是南人,因难投奔燕国。先帝格外器重他,经常向他询问南边的礼制、法律等,还和他讨论治国的大事。

最后还将他也选为辅政大臣之一。

当今皇帝继位后,柳淑还有了尚公主的荣幸。这位公主不是别人,正是方媛。

柳淑是方媛的第二任丈夫,巧的是,方媛也是他的第二任。

和方媛丈夫已逝不同,柳淑的妻子并未去世,只是留在南国,连带着他们的孩子。

谁都没能想到,萧云仪居然能孤身带着儿女,千里迢迢跑到北国寻夫。

萧云仪也没想到,自己的结发丈夫,居然已经尚了燕国的公主。

方媛好不容易终于又成了婚,当然不愿成全他人的美事。柳淑也做不到和长公主离婚,于是他出资建了座佛寺,将已经入道的萧云仪安排在那里。

这就是安平寺。

“二女争一男”的戏码向来不缺人议论。

这件事一时间成了京城人饭后的谈资,好在尴尬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柳淑就卒于任上。

方媛在和柳淑短暂的婚姻没有生育,于是她毫无负担地离开了柳家,继续寡居的生活,并开始物色下一任丈夫。

而萧云仪和她的儿女有柳淑的遗产,日子过得不算太难。甚至儿子还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又顺利以父荫入仕。女儿柳智仁则在为父服完丧后,被召进了宫,被封为贵人。

虽说故事的两名主角,方媛和萧云仪,如今尚且都还生活得不错,可她们之间有些龃龉也是必然的。

方孟春在柳智仁面前都尽量不提到她的母亲萧夫人,更别说南乡长公主方媛了。

而在方媛面前,方孟春也只字不提柳贵人和她母亲。

此中牵扯太多复杂的事与情,她一个局外人还是不要掺和为妙。

话说回当下,萧云仪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原来她已拜在宝善门下,今日也是她邀宝善法师来此处讲经的。

又将宝善请了出来。

虽已年过六十,宝善法师仍然精神矍铄,叫人见了,便会觉得她所信奉的教义绝不会是什么歪理邪说,否则她定不会如此神采奕奕。

今日宝善讲的是《妙莲法华经》,这也是方孟春最早接触到的佛经之一,早就烂熟于心,她听得颇为轻松。

梵音绕耳,方孟春在心中感叹宝善确实精于佛法,盛名不虚,与此同时又分了神,想着些俗事。

宝善不仅活跃于宫外的佛寺,也曾多次出入宫廷。以她的身份,在后宫中讲经或主持法会再方便不过,自己以后没准还有在宫中见到她的机会。

方媛一直都希望方孟春可以多多结交人脉,因此也事先和她说过,最好能借此结识宝善。

只是方媛并不知道方孟春为了传播才名做过努力,也不知道方孟春和宝善已经有过“神交”,但她的话却说在了方孟春的心坎上。

颇有些漫长的讲经终于结束,听客们陆陆续续地离开,见方媛也有要走的意思,方孟春赶紧拉住她:“我有问题想请教宝善法师,姑母可否等我片刻?”

方媛倒不急着走,她只是怕迎面撞上萧云仪而已。

“既然是有佛法上的疑惑,能问一问法师也是好的,不过你也别光顾着请教了,别的话也可以说一说……我在车上等你。”

方孟春领会了方媛的言外之意,微微一笑道:“我明白。”

今日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有意和宝善交流的自然不只方孟春。她本想再略等一等,谁料竟有比丘尼直接请她到内室叙话。

宝善已经认出了她。

方孟春坐在宝善对面,距离比刚才在外面要近得多,她这才看清了宝善脸上的皱纹和松弛的皮肤。

这是她许久没见过的年迈女子的模样。

方孟春此世的生母与嫡母都在年轻时就离世了,祖母更是在她出生前就已经不在人世。

这几年方孟春的人际交往也很简单,三十多岁的方媛已经是最年长的女子了,更别提宫中的后妃都比她还小,女官宫人充其量也就四五十岁,少有六十岁以上的。

因此方孟春就多打量了几眼宝善,小心翼翼地。

“檀越今日是和南乡长公主一同来的吧。”

宝善人如其名,很是慈和,或许是因为刚才讲经费嗓子,现在说话更加柔声细语、慢条斯理。

方孟春颔首:“法师认识我姑母么?”

宝善道:“倒算不得认识,有过几面的缘分罢了。只是看到你们这对姑侄,贫道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的侄女。别看贫道已经这把年纪了,她是我长兄最小的女儿,今年才二十。”

方孟春漫不经心道:“若有缘能一见就好了。”

“她自幼就跟贫道学佛,算是略有所得,必然能和你交流一番。可惜最近家中忙着为她相看婚事,否则今日她势必会来的。”

方孟春困惑:“法师的侄女,竟然还没有成婚么?”

在当下,女子二十岁成婚算晚的,方孟春这个年龄都已经在守寡了。

宝善叹道:“家中前年就已经在为她考虑了,可她母亲突然病逝,便耽搁了。可惜阿兄连个官职都没有,只有个世袭的爵位,想要在洛阳城中为女儿觅得个好夫婿,实在不易。”

话说到这里,方孟春已经明了:宝善特意叫她过来,多半就是为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